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起诉审查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一、起诉审查概述第8-14页
 (一) 起诉审查的概念第8-10页
  1. 起诉审查的含义第8-9页
  2. 起诉审查与相关概念辨析第9-10页
 (二) 起诉审查的功能第10-11页
  1. 过滤案件第10页
  2. 分流案件第10页
  3. 明确讼争要点,提高效率第10-11页
 (三) 起诉审查的原则第11-14页
  1. 保障人权、抑制不当公诉第11-12页
  2. 程序公正第12-13页
  3. 避免法官预断第13-14页
二、起诉审查制度比较研究第14-23页
 (一) 大陆法系国家的起诉审查制度第14-17页
  1. 法国的起诉审查制度第14-15页
  2. 德国的起诉审查制度第15-16页
  3. 小结第16-17页
 (二) 英美法系国家的起诉审查制度第17-20页
  1. 英国的起诉审查制度第17-18页
  2. 美国的起诉审查制度第18-19页
  3. 小结第19-20页
 (三) 其他西方国家的起诉审查制度第20-22页
  1. 日本的起诉审查制度第20页
  2. 意大利的起诉审查制度第20-22页
 (四) 基本结论第22-23页
三、中国起诉审查制度的立法规定及其内在缺陷第23-31页
 (一) 中国起诉审查立法规定第23-24页
  1. 法典中的规定第23页
  2. 相关司法解释中的规定第23-24页
 (二) 中国起诉审查制度的内在缺陷第24-27页
  1. 难防不当追诉第24-25页
  2. 不能防止法官预断第25-26页
  3. 被追诉方无法参与第26页
  4. 浪费司法资源第26-27页
 (三) 中国起诉审查制度内在缺陷的原因分析第27-31页
  1. 司法审查制度的缺失第27-28页
  2. 检察机关职权定位不当第28-31页
四、对中国起诉审查重构的思考第31-38页
 (一) 中国起诉审查重构的前提第31-32页
  1. 诉讼价值取向第31页
  2. 刑事诉讼构造的重塑第31-32页
  3. 重新定位检察机关职权第32页
 (二) 制度设计第32-36页
  1. 审查主体第32-33页
  2. 适用范围第33页
  3. 程序的启动第33-34页
  4. 审查方式第34页
  5. 审查内容第34-35页
  6. 审查结论第35页
  7. 救济制度第35-36页
 (三) 辅助制度第36-38页
  1. 起诉书一本主义第36-37页
  2. 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第37-38页
结语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2页
致谢第42页

论文共4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重构
下一篇:宪政视野中的讯问被告人制度改革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