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·棒状体模型的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表面模型的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实体模型的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多层次式模型的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内容安排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创新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人体动画技术概述 | 第20-32页 |
·引言 | 第20-21页 |
·运动捕获数据介绍 | 第21-23页 |
·基于模板的人体动画流程 | 第23-25页 |
·模型参数设置 | 第25-30页 |
·骨架参数设置 | 第25-26页 |
·肌肉参数设置和重采样 | 第26-28页 |
·皮肤的参数设置 | 第28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肌肉参数自动设定 | 第32-48页 |
·引言 | 第32页 |
·二维 Voronoi 图和 Delaunay 三角剖分 | 第32-35页 |
·二维Voronoi 图 | 第32-33页 |
·二维Delaunay 三角剖分 | 第33-35页 |
·Crust 算法重建多边形 | 第35-38页 |
·中间轴 | 第36-37页 |
·二维的Crust 算法 | 第37-38页 |
·肌肉参数自动设定算法 | 第38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模型的动画生成 | 第48-64页 |
·引言 | 第48-49页 |
·皮肤“铆合”算法 | 第49-54页 |
·Kd 树 | 第49-52页 |
·“铆合”方法 | 第52-54页 |
·多层次式建模方法中模型驱动流程 | 第54-62页 |
·骨骼肌肉的运动模拟 | 第54-57页 |
·驱动皮肤变形的方法 | 第57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64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