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人脸标定与开集识别算法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21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第9-10页
   ·人脸识别问题描述第10-11页
   ·人脸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第11-14页
     ·人脸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现有人脸识别商用系统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公共人脸图像数据库第13-14页
   ·人脸标定与开集识别第14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算法概述第16-19页
   ·本文工作概述和结构安排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本文工作概述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结构安排第20-21页
第二章 复杂背景下的多角度人脸检测第21-40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21-23页
   ·ADABOOST 人脸检测算法第23-30页
     ·Haar 特征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积分图(Integral Image)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强分类器第26-28页
     ·Cascade 级联检测器第28-30页
   ·基于角度估计的多角度人脸检测第30-36页
     ·平面内旋转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平面外旋转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旋转角度预估计第34-36页
   ·实验与分析第36-40页
     ·实验样本库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分类器训练第37页
     ·静态图片测试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实时多角度人脸检测模块第38-40页
第三章 基于LPC-ASM 的人脸特征标定第40-59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40-41页
   ·主动形状模型(ASM)第41-48页
     ·形状模型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局部纹理建模与搜索第44-46页
     ·ASM 目标搜索过程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多分辨率搜索第47-48页
   ·局部轮廓约束的主动形状模型第48-51页
     ·局部轮廓约束第48-50页
     ·全变分模型第50-51页
   ·实验与分析第51-57页
     ·实验样本库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性能评价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模型初始定位第53-55页
     ·改进前后算法比较第55-57页
     ·准实时的面部特征标定演示模块第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四章 基于Adaboost 的开集识别算法第59-79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59-65页
     ·人脸识别中的开集与闭集第59-62页
     ·开集识别问题的难点第62-64页
     ·Adaboost 算法的启示第64-65页
   ·相关工作介绍第65-69页
     ·人脸图像的Gabor 小波表述第65-67页
     ·Adaboost 算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第67-69页
   ·基于ADABOOST 方法的开集人脸识别第69-73页
     ·Adaboost 算法对正负样本的倾向性第69-70页
     ·几何变换第70-72页
     ·在线识别的加速策略第72-73页
   ·实验与分析第73-77页
     ·几何变换有效性的实验证明第73-75页
     ·开集下的算法测试第75-7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7-79页
第五章 总结与展望第79-82页
   ·总结第79-80页
   ·展望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第88-89页
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第89-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跨平台工具软件在控制软件开发中的应用
下一篇:业务连续性与灾难备份技术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