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·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8-22页 |
2 路网结构描述 | 第22-32页 |
·路网结构建立的原则 | 第22-23页 |
·路网结构构成要素 | 第23-31页 |
·车站 | 第23-26页 |
·线路 | 第26-30页 |
·线路权值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3 事故灾害条件下受损节点和失效边对开行方案的影响分析 | 第32-47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32-33页 |
·事故灾害条件 | 第32页 |
·受损节点及失效边 | 第32-33页 |
·事故条件对列车的影响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事故条件对列车速度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事故条件对停站时间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事故条件对列车编组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事故灾害对列车径路的影响分析 | 第35-41页 |
·事故条件对列车停站序列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·跨线运行的必要性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跨线运行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事故灾害条件下列车径路的选择与生成 | 第41-46页 |
·事故灾害条件下列车径路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41页 |
·事故灾害条件下列车跨线运行可行径路集的生成 | 第41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4 事故灾害条件下开行方案的制定 | 第47-56页 |
·事故灾害条件下开行方案模型的建立 | 第47-50页 |
·开行方案模型描述 | 第47-48页 |
·开行方案模型建立 | 第48-50页 |
·事故灾害条件下开行方案模型的求解 | 第50-55页 |
·列车开行区段、数量及列车等级的确定 | 第50-52页 |
·列车停站方案的确定 | 第52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5 算例分析 | 第56-68页 |
·虚拟场景设置 | 第56页 |
·虚拟场景下列车径路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客流数据设置及分析 | 第58-63页 |
·虚拟场景下开行方案的制定 | 第63-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| 第68页 |
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3-75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