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内燃机论文--柴油机论文--理论论文

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再生过程载体温度的控制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34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·排放法规及排放控制技术路线第13-16页
     ·排放法规的制定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路线第14-16页
   ·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发展概况第16-31页
     ·DPF 的材料第16-20页
     ·DPF 的结构第20-23页
     ·DPF 的再生第23-28页
     ·DPF 的非受控再生第28-31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1-34页
第二章 试验系统及研究对象第34-40页
   ·试验研究对象第34-36页
   ·试验用仪器及设备介绍第36-37页
   ·DPF 再生温度场采集系统的设计第37-40页
第三章 DPF 再生温度场特性分析第40-62页
   ·再生工况的选择第40-41页
   ·DPF 的稳态受控再生第41-49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案及结果第41-43页
     ·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第43-49页
   ·DPF 的降怠速再生第49-58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案及结果第49-51页
     ·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第51-57页
     ·安全再生碳载量的确定第57-58页
   ·再生过程载体温度敏感因素确定第58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2页
第四章 DPF 降怠速再生控制策略构建及验证第62-84页
   ·基于排气氧含量控制的降怠速再生过程载体温度控制第62-74页
     ·排气氧含量控制实现方案第62-67页
     ·排气氧含量与降怠速再生过程载体温度关系第67-74页
   ·基于排气质量流量控制的降怠速再生过程载体温度控制第74-81页
     ·载体温升峰值与排气质量流量关系研究第74-76页
     ·排气温升峰值与排气质量流量关系研究第76-79页
     ·载体温升峰值与排气温升峰值关系研究第79-80页
     ·排气质量流量与降怠速再生过程载体温度的关系第80-8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1-84页
第五章 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第84-88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84-85页
   ·工作展望第85-88页
参考文献第88-93页
致谢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柴油机燃烧过程特征参数分析
下一篇:旋流式煤粉分配器的数值模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