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恋爱、家庭、婚姻论文

天津市区流动人口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23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8-12页
     ·修订后的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对家庭保护做出新的规定第8-9页
     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完整且适当的家庭保护第9-10页
     ·法律赋予家庭教育新的内涵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这一弱势群体亟待关注第11-12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·未成年人保护研究第12-15页
     ·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及研究设计第17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设计第18-20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理论意义第20页
     ·实践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·概念界定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未成年人第21页
     ·流动人口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第22页
     ·家庭保护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家庭教育第23页
第二章 流动人口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现状描述第23-41页
   ·家庭背景第23-28页
     ·户籍地地域分布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家庭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家长文化程度第25页
     ·家长职业类别第25页
     ·家长劳动时间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家庭经济状况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家庭居住环境第27-28页
   ·家庭保护观念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对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的了解情况第28页
     ·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认识第28-29页
   ·未成年人权利的家庭保护现状第29-41页
     ·生存权的保护现状第30-33页
     ·发展权的保护现状第33-38页
     ·受保护权的保护现状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参与权的保护现状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受教育权的保护现状第40-41页
   ·家庭保护指导情况第41页
第三章 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家庭保护问题及归因第41-50页
   ·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家庭保护问题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家庭保护内容失衡第41页
     ·家庭保护程度不够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家庭保护方式欠佳第42-43页
   ·流动人口未成年子女家庭保护问题归因第43-50页
     ·家庭内部原因第43-48页
     ·社会外部原因第48-50页
第四章 关于改善流动人口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建议第50-56页
   ·对流动人口未成年人家长的建议第50-52页
     ·转变观念,正确认识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增强法律意识,依法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保护第51页
     ·学习家庭教育知识,接受家庭教育和保护指导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培养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第52页
   ·对教育工作者的建议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向流动人口家长提供必要、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家庭保护指导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加强对流动人口家长的继续教育第53页
   ·对政府部门的建议第53-56页
     ·加大未成年人家庭保护工作的宣传、普法力度第53页
     ·整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构,提高其效能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建立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监控机制第54页
     ·推进创建更为公平、均衡的社会制度第54-56页
结语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附录一第60-64页
附录二第64-67页
后记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才强区对策研究
下一篇:工作环境中中美员工文化价值观差异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