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农药防治(化学防治)论文--植物化学保护理论论文

高温对几种菜田昆虫乙酰胆碱酯酶及解毒酶系活性影响的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1. 前言第11-16页
   ·害虫抗药性产生机理第11-14页
   ·温度对菜田昆虫的影响第14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-16页
2. 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6-21页
   ·供试昆虫第16-18页
     ·高温处理供试虫源第16页
     ·供试药剂第16-17页
     ·主要仪器设备第17-18页
   ·高温对菜田昆虫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缓冲液的配置第18页
     ·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羧酸酯酶活性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·谷胱甘肽-S-转移酶活性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·P450 含量的测定第19-20页
   ·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0页
     ·考马斯亮蓝的制备第20页
     ·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0页
   ·数据处理第20-21页
3. 结果与分析第21-50页
   ·高温处理对蝶蛹金小蜂AChE 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第21-24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蝶蛹金小蜂AChE 活性的影响第21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蝶蛹金小蜂CarE 活性的影响第21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蝶蛹金小蜂GSTs 活性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蝶蛹金小蜂P450 含量变化的比较第22-24页
   ·高温处理不同时间段对黄曲条跳甲AChE 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第24-27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黄曲条跳甲AChE 活性的影响第24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处理对黄曲条跳甲CarE 活性的影响第24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黄曲条跳甲GSTs 活性的影响第24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黄曲条跳甲P450 含量变化的影响第24-27页
   ·33.5℃、36℃处理不同时间段对烟粉虱AChE 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第27-30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烟粉虱AChE 活性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处理对烟粉虱CarE 活性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烟粉虱GSTs 活性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烟粉虱细胞色素P450 含量变化的影响第27-30页
   ·33.5℃、36℃处理不同时间段对抗性小菜蛾AChE 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第30-33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抗性小菜蛾AChE 活性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处理对抗性小菜蛾CarE 活性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抗性小菜蛾GSTs 活性的影响第30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对抗性小菜蛾细胞色素P450 含量变化的影响第30-33页
   ·33.5℃、36℃处理不同时间段对龟纹瓢虫AChE 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第33-36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龟纹瓢虫AChE 活性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处理对龟纹瓢虫CarE 活性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龟纹瓢虫GSTs 活性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对龟纹瓢虫细胞色素P450 含量变化的影响第33-36页
   ·33.5℃、36℃处理不同时间段对敏感蚜虫AChE 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第36-39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敏感蚜虫AChE 活性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处理对敏感蚜虫CarE 活性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高温对敏感蚜虫GSTs 活性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对敏感蚜虫细胞色素P450 含量变化的影响第36-39页
   ·33.5℃、36℃处理不同时间段对抗性蚜虫AChE 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第39-42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对抗性蚜虫AChE 活性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对抗性蚜虫CarE 活性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对抗性蚜虫GSTs 活性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·33.5℃、36℃对抗性蚜虫细胞色素P450 含量变化的影响第39-42页
   ·33.5℃对抗性与敏感蚜虫各种酶的活性以及P450 含量变化的比较第42-44页
     ·33.5℃处理不同时间对敏感与抗性蚜虫的AChE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2页
     ·33.5℃处理不同时间对敏感与抗性蚜虫的CarE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2页
     ·33.5℃处理不同时间对敏感与抗性蚜虫的GSTs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2-43页
     ·33.5℃对敏感蚜虫与抗性蚜虫的细胞色素P450 含量变化的比较第43-44页
   ·36℃对抗性与敏感蚜虫各种酶的活性以及P450 含量变化的比较第44-46页
     ·36℃对敏感蚜虫与抗性蚜虫的AChE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4页
     ·36℃对敏感蚜虫与抗性蚜虫的CarE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4页
     ·36℃对敏感蚜虫与抗性蚜虫的GSTs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4页
     ·36℃对敏感蚜虫与抗性蚜虫的细胞色素P450 含量变化的比较第44-46页
   ·33.5℃对瓢虫与蚜虫各种酶的活性以及P450 含量变化的比较第46-48页
     ·33.5℃对龟纹瓢虫和抗性蚜虫的AChE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6页
     ·33.5℃对龟纹瓢虫和抗性蚜虫的CarE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6页
     ·33.5℃对龟纹瓢虫和抗性蚜虫的GSTs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6页
     ·33.5℃对龟纹瓢虫和抗性蚜虫的细胞色素P450 含量变化的比较第46-48页
   ·36℃对瓢虫与蚜虫各种酶的活性以及P450 含量变化的比较第48-50页
     ·36℃对龟纹瓢虫和抗性蚜虫的AChE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8页
     ·36℃对龟纹瓢虫和抗性蚜虫的CarE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8页
     ·36℃对龟纹瓢虫和抗性蚜虫的GSTs 活性变化的比较第48页
     ·36℃对龟纹瓢虫和抗性蚜虫的细胞色素P450 含量变化的比较第48-50页
4. 结论与讨论第50-54页
   ·结论第50-51页
   ·讨论第51-54页
     ·酶活性与抗性机制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温度对菜田昆虫几种酶活性的影响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[反]-β-法尼烯(EBF)对玉米蚜(Rhopalosphum maidis Fitch)行为及翅型分化的影响
下一篇:稻瘟病菌81278ZB15 BAC克隆子805L15中7个假定分泌蛋白的功能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