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4页 |
| ·桁式组合拱桥的产生与发展 | 第7-10页 |
| ·桁式组合拱桥的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桁式组合拱桥固有缺陷及其损伤机理分析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桁式组合拱桥的病害及固有缺陷 | 第14-35页 |
| ·桁式组合拱桥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| ·桁式组合拱桥的裂缝病害状况 | 第15-25页 |
| ·裂缝的分类 | 第15-22页 |
| ·桁式组合拱桥的病害状况 | 第22-25页 |
| ·桁式组合拱桥的固有缺陷 | 第25-33页 |
| ·桁式组合拱桥在结构构造方面缺陷 | 第25-29页 |
| ·桁式组合拱桥在结构计算方面的缺陷 | 第29-33页 |
| ·桁式组合拱桥在施工方面的缺陷 | 第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| 第三章 桁式组合拱桥构造缺陷造成病害的损伤机理分析 | 第35-52页 |
| ·实腹段构造缺陷分析 | 第35-41页 |
| ·实腹段局部应力分析 | 第36-38页 |
| ·实腹段处动力性能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实腹段处轴力传递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双竖杆处构造缺陷分析 | 第41-46页 |
| ·上弦杆构造缺陷分析 | 第46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| 第四章 桁式组合拱桥计算缺陷造成病害的损伤机理分析 | 第52-78页 |
| ·桁式组合拱桥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52-55页 |
| ·源村大桥的工程背景 | 第52页 |
| ·源村大桥模型建立 | 第52-54页 |
| ·计算模式划分 | 第54-55页 |
| ·应力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| 第55-58页 |
| ·温度取值对比分析 | 第58-69页 |
| ·系统温度计算 | 第58-64页 |
| ·梯度温度计算 | 第64-69页 |
| ·汽车荷载作用对比分析 | 第69-74页 |
| ·正常使用状况下计算对比分析 | 第74-7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第五章 桁式组合拱桥施工方面的缺陷造成病害的损伤分析 | 第78-80页 |
| ·构件脱模、移运、翻身等方面 | 第78页 |
| ·吊装方面 | 第78页 |
| ·接头、接缝处理方面 | 第78-7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| ·结论 | 第80页 |
| ·展望 | 第80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3-85页 |
|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