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3页 |
Abstract | 第13-16页 |
1. 导论 | 第16-39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6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9-35页 |
·关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定义 | 第19-21页 |
·关于金融系统性危机生成机制 | 第21-28页 |
·关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测度 | 第28-34页 |
·关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跨国传染 | 第34页 |
·关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| 第34-35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| 第35-3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7页 |
·主要创新与不足 | 第37-39页 |
2. 金融系统性风险与防范概述 | 第39-54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概念 | 第40-44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界定 | 第40-42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特征 | 第42-44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分类 | 第44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生成与传染 | 第44-50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| 第44-46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制 | 第46-48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 | 第48-50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| 第50-52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事前防范 | 第50-51页 |
·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管理 | 第51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3.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现状 | 第54-65页 |
·我国经济、金融发展现状 | 第54-61页 |
·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| 第54-57页 |
·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| 第57-61页 |
·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现状 | 第61-64页 |
·冲击因素分析 | 第61-63页 |
·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潜在传染性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4.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性机制研究 | 第65-98页 |
·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传染性特征的理论分析 | 第65-81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的分析框架 | 第65-68页 |
·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潜在路径 | 第68-76页 |
·弹性与风险传染强度 | 第76-81页 |
·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的实证分析 | 第81-98页 |
·实证研究设计 | 第82-83页 |
·变量的计量检验与分析 | 第83-85页 |
·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| 第85页 |
·VEC模型参数估计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| 第85-88页 |
·结论 | 第88-98页 |
5.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测度 | 第98-108页 |
·金融压力指数相关文献回顾 | 第99-102页 |
·我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 | 第102-104页 |
·我国金融压力指数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| 第102-104页 |
·我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及金融压力时期的识别 | 第104页 |
·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实证分析 | 第104-106页 |
·我国金融压力指数的实证结果 | 第105页 |
·我国金融压力时期识别的实证结果 | 第105-106页 |
·实证结果分析 | 第10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6-108页 |
6. 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国际经验 | 第108-130页 |
·系统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总结与比较 | 第108-121页 |
·拉美债务危机 | 第108-110页 |
·墨西哥金融危机 | 第110-112页 |
·东南亚金融危机 | 第112-114页 |
·俄罗斯金融危机 | 第114-116页 |
·美国次贷危机 | 第116-119页 |
·各类危机的原因总结与比较 | 第119-121页 |
·化解金融系统性危机的国际经验 | 第121-123页 |
·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 | 第123-130页 |
·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的金融安全网 | 第124-126页 |
·限制财务风险暴露程度、提高透明度与严格市场纪律 | 第126-127页 |
·建立系统性风险预警体系和金融综合监管体系 | 第127-128页 |
·建立国际标准和准则 | 第128页 |
·确保市场流动性,防止金融恐慌 | 第128页 |
·建立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机制 | 第128-130页 |
7.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(一):思路与措施 | 第130-140页 |
·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与控制的总体思路:建立全程、全面、有重点的风险监控体系 | 第130-133页 |
·预防为主,控制与化解为辅,建立金融系统性风险全程监控体系 | 第130-131页 |
·银行与市场并重、建立综合金融监管体系 | 第131-132页 |
·加强国际合作,防范危机跨国传染风险 | 第132-133页 |
·关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 | 第133页 |
·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| 第133-139页 |
·建立全程监控体系的具体措施 | 第133-137页 |
·建立综合金融监管体系的具体措施 | 第137-138页 |
·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的具体措施 | 第138-139页 |
·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措施 | 第139页 |
·小结 | 第139-140页 |
8.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(二):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140-149页 |
·相关文献回顾 | 第141-143页 |
·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143-148页 |
·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 | 第143-144页 |
·模型构建与实证结果分析 | 第144-147页 |
·结论 | 第147-1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8-1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9-176页 |
后记 | 第1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