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哲学自然化探析--从基础主义到自然主义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引言 | 第7-9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-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、思路及方法 | 第8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8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8页 |
·本文的创新 | 第8-9页 |
2 基础主义的追求与困境 | 第9-19页 |
·什么是基础主义 | 第9-14页 |
·知识目标:绝对真理 | 第9-13页 |
·知识评价:绝对标准 | 第13-14页 |
·基础主义的困境 | 第14-18页 |
·重建形而上学地位:奎因的本体论承诺 | 第14-15页 |
·逻辑重建的失败:不断弱化的证实标准 | 第15-16页 |
·对经验论的两个教条的批评 | 第16-17页 |
·历史主义的兴起 | 第17-18页 |
·小结 | 第18-19页 |
3 自然化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 | 第19-29页 |
·自然主义的历史源流 | 第19-20页 |
·自然主义的含义 | 第20-21页 |
·认识论自然化 | 第21-24页 |
·奎因的自然化认识论 | 第22-23页 |
·库恩的朴素自然主义 | 第23-24页 |
·科学哲学中的认知转向 | 第24-29页 |
·认知科学 | 第25-26页 |
·进化认识论 | 第26-29页 |
4 自然主义科学哲学的主要观点 | 第29-40页 |
·科学自然主义 | 第29-34页 |
·萨加德的计算化认识论 | 第29-31页 |
·丘奇兰德的计算神经科学 | 第31-32页 |
·吉尔的工具化认识论 | 第32-34页 |
·文化自然主义 | 第34-37页 |
·瓦托夫斯基的历史化认识论 | 第34-36页 |
·富勒的社会认识论 | 第36-37页 |
·规范自然主义 | 第37-39页 |
·对自然主义的批评 | 第39-40页 |
5 当代科学哲学自然化的启示 | 第40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附录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