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一、美国微软搭售案案例 | 第12-15页 |
(一) 美国微软搭售案案由 | 第12页 |
(二) 美国微软搭售案案情 | 第12-14页 |
(三) 案件焦点及双方分歧 | 第14-15页 |
二、搭售一般原理阐释 | 第15-20页 |
(一) 搭售释义及类型介绍 | 第15-16页 |
(二) 从微软案透析搭售行为的法律构成要件 | 第16-19页 |
1. 搭售必须是发生于市场不同阶段的买卖双方之间的行为 | 第16-17页 |
2. 经营者实施搭售行为须利用其自身的经济优势 | 第17页 |
3. 搭售行为违背了交易相对人的自由购买意愿 | 第17页 |
4. 经营者客观上实施了搭售行为 | 第17-19页 |
(三) 搭售目的剖析 | 第19-20页 |
三、搭售行为反垄断法规制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0-25页 |
(一) 搭售行为的反竞争效果 | 第20-23页 |
1. 市场支配力延伸 | 第21页 |
2. 制造两个市场的进入障碍 | 第21-22页 |
3. 逃避政府的价格监管 | 第22页 |
4. 实现掠夺性定价 | 第22页 |
5. 充当价格歧视的帮凶 | 第22-23页 |
6. 滥用了市场支配力 | 第23页 |
(二) 立法规制搭售的重大意义 | 第23-25页 |
1. 宏观角度的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 微观角度的分析 | 第24-25页 |
四、搭售行为的法律规制现状 | 第25-27页 |
(一) 各国反垄断法规制搭售行为的立法现状 | 第25-27页 |
(二) 我国规制搭售行为的立法现状 | 第27页 |
五、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搭售行为的立法缺失与完善对策 | 第27-36页 |
(一)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搭售行为的立法缺失 | 第27-31页 |
1. 条文规定过于模糊造成实务中的判定困难 | 第27-28页 |
2. 缺少对搭售构成要件的明文规定 | 第28页 |
3. 欠缺搭售的违法性认定标准 | 第28-29页 |
4. 法律责任制度设计不完善 | 第29-31页 |
5. 职责不分明、分工不明确、管辖权存在着交叉 | 第31页 |
(二) 完善我国反垄断法规制搭售行为的建议 | 第31-36页 |
1. 确立搭售行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 | 第31-33页 |
2. 完善相应的法律责任 | 第33-34页 |
3. 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