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1-2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1-13页 |
·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·抑制性消减杂交的原理 | 第13-14页 |
·抑制性消减杂交的应用 | 第14-16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的研究进展 | 第16-20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的原理 | 第16-18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(qRT-PCR)技术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的优缺点 | 第19-20页 |
·本实验的目的、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32页 |
·材料 | 第21-23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1页 |
·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| 第21-22页 |
·主要药品及试剂的配制 | 第22-23页 |
·实验方法及步骤 | 第23-32页 |
·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| 第23页 |
·朗德鹅组织营养成分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组织切片 | 第25页 |
·RNA 的提取和保存 | 第25-26页 |
·抑制性消减杂交cDNA 文库的构建 | 第26-28页 |
·测序和序列比对 | 第28页 |
·对已知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及功能预测 | 第28页 |
·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 | 第28-31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31-32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45页 |
·体重和肝脏重量变化情况 | 第32页 |
·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组织营养成分 | 第33页 |
·肝脏组织学观察 | 第33-34页 |
·SSH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4-41页 |
·肝脏组织总RNA 的提取和检测结果 | 第34-35页 |
·Rsa I 酶切质检图 | 第35页 |
·差减验证 | 第35-36页 |
·斑点杂交图 | 第36-37页 |
·SSH 结果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聚类 | 第40-41页 |
·差异表达基因实时定量PCR 检测 | 第41-45页 |
·荧光定量PCR 结果分析 | 第41页 |
·相关基因在填肥末对照组和填肥组朗德鹅肝脏的表达 | 第41-42页 |
·相关基因在对照组和填肥组朗德鹅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| 第42-43页 |
·相关基因在填肥组朗德鹅不同填肥阶段肝脏中的表达 | 第43-45页 |
4 讨论 | 第45-56页 |
·朗德鹅血液生化指标、组织学观察和组织营养成分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SSH 结果分析 | 第46-54页 |
·细胞色素P4502C45(CYP2C45) | 第47-48页 |
·脂肪酸长链延伸因子6 (Elovl-6) | 第48页 |
·硬质酰辅酶A 去饱和酶(SCD) | 第48-49页 |
·NADP-苹果酸酶(NADP-ME) | 第49-50页 |
·长链酰基辅酶A 合成酶1(ACSL1) | 第50页 |
·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(HDLBP) | 第50-51页 |
·(17-β)羟基类固醇脱氢酶7(HSD1787) | 第51-52页 |
·白蛋白(ALB) | 第52页 |
·醛缩酶B (ALDOB) | 第52页 |
·乳酸脱氢酶(LDHA) | 第52-53页 |
·纤维蛋白原γ(FGG) | 第53页 |
·辅酶Q9 (COQ9) | 第53-54页 |
·鹅肥肝形成过程中脂类代谢调控途径的探讨 | 第54-56页 |
5 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