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1页 |
| ABSTRACT | 第11-14页 |
| 缩略语表 | 第14-16页 |
| 引言 | 第16-18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8-30页 |
| 1 果实开裂机理研究 | 第18-23页 |
| ·果实抗裂性评价标准和鉴定方法的研究 | 第18页 |
| ·裂果发生的影响因子 | 第18-22页 |
| ·裂果发生的遗传机理 | 第22-23页 |
| 2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| 第23-26页 |
| ·分子标记的种类 | 第23页 |
| ·SRAP技术在作物性状连锁分子标记上的的应用 | 第23-24页 |
| ·西瓜遗传图谱的构建 | 第24-2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6-30页 |
| 第二章 西瓜裂果鉴定方法研究 | 第30-56页 |
| 第一节 西瓜裂果性状的评价 | 第30-39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3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6页 |
| ·不同基因型西瓜抗裂差异 | 第33-35页 |
| ·不同果实大小类型间抗裂差异 | 第35页 |
| ·不同栽培环境对裂果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3 讨论 | 第36-37页 |
| ·西瓜裂果评价标准 | 第36页 |
| ·栽培环境对西瓜裂果的影响 | 第36页 |
| ·西瓜裂果的基因型差异 | 第36页 |
| ·果实大小对西瓜裂果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| 第二节 西瓜裂果鉴定方法 | 第39-47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1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39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39-40页 |
| ·测定项目和方法 | 第40-41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各抗裂性指标与抗裂性的相关性 | 第41页 |
| ·不同裂果指标评价西瓜抗裂性比较 | 第41-42页 |
| ·聚类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3 讨论 | 第43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| 第三节 西瓜主要农艺性状与裂果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| 第47-56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47-48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47-48页 |
| ·测定项目 | 第48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3页 |
| ·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| 第48页 |
| ·裂果率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 | 第48-50页 |
| ·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 | 第50-52页 |
| ·多元回归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·主要性状对裂果率通径分析 | 第53页 |
| 3 讨论 | 第53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6页 |
| 第三章 水分、钾肥处理对西瓜裂果的影响 | 第56-70页 |
| 第一节 果实成熟前灌溉对西瓜裂果率的影响 | 第56-62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56-57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西瓜裂果的影响 | 第57页 |
| ·果皮、果瓤含水量的差异 | 第57-58页 |
| ·水分与裂果率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8页 |
| ·水分与裂果率通径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3 讨论 | 第59-61页 |
| ·田间土壤含水量与裂果的关系 | 第59页 |
| ·果皮含水量和裂果的关系 | 第59页 |
| ·降低田间裂果率的水分管理措施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2页 |
| 第二节 叶面喷施KCL对西瓜裂果的影响 | 第62-70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62-63页 |
| ·试验材料与设计 | 第62-63页 |
| 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63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63-66页 |
| ·各生理指标与西瓜裂果的关系 | 第63-64页 |
| ·不同浓度的KCl处理对西瓜裂果的影响 | 第64页 |
| ·不同浓度的钾处理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| 第64-66页 |
| 3 讨论 | 第66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| 第四章 西瓜裂果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| 第70-88页 |
| 第一节 西瓜切裂应度的遗传分析 | 第70-80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70-71页 |
| ·供试材料 | 第70-71页 |
| ·性状调查 | 第71页 |
| ·分析方法 | 第71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71-77页 |
| ·配组亲本的切裂应度方差分析 | 第71-72页 |
| ·组合6个世代单株切裂应度的分布特征 | 第72-73页 |
| ·主基因+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| 第73页 |
| ·切裂应度遗传参数的估计 | 第73-75页 |
| ·遗传参数 | 第75-77页 |
| 3 讨论 | 第77-79页 |
| ·西瓜裂果性状测量指标的确立 | 第77页 |
| ·西瓜裂果性状的遗传 | 第77-78页 |
| ·西瓜裂果遗传研究展望 | 第78-7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0页 |
| 第二节 西瓜果皮绿皮层厚度的遗传分析 | 第80-88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80-81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80-81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81页 |
| ·木质化厚度的测定 | 第81页 |
| ·统计分析方法 | 第81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81-86页 |
| ·6个世代外果皮绿皮层厚度的次数分布与经典遗传学分析 | 第81-82页 |
| ·植物数量性状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+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 | 第82-86页 |
| 3 讨论 | 第86-87页 |
| ·两种不同遗传分析方法结果的差异 | 第86页 |
| ·西瓜果皮绿皮层厚度遗传效应 | 第86-8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7-88页 |
| 第五章 西瓜与裂果性状连锁分子标记的研究 | 第88-104页 |
| 第一节 西瓜SRAP技术体系的优化 | 第88-96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89-92页 |
| ·材料 | 第89页 |
| ·方法 | 第89-92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92-94页 |
| ·改良CTAB法提取DNA | 第92页 |
| ·SRAP-PCR扩增反应体系的确立 | 第92-93页 |
| ·技术体系的稳定性检验 | 第93-94页 |
| 3 讨论 | 第94-9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5-96页 |
| 第二节 西瓜与裂果性状连锁的SRAP标记 | 第96-104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96-98页 |
| ·供试材料 | 第96-97页 |
| ·西瓜瓜材料DNA提取方法 | 第97页 |
| ·SRAP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| 第97-98页 |
| ·西瓜裂果性状调查 | 第98页 |
| ·西瓜抗裂果性状分子标记研究 | 第98页 |
| ·数据整理连锁性分析 | 第98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98-101页 |
| ·西瓜裂果的抗感性鉴定 | 第98-99页 |
| ·西瓜抗裂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的筛选和F2单株验证 | 第99-101页 |
| 3 讨论 | 第101-10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3-104页 |
| 全文结论 | 第104-106页 |
| 创新之处 | 第106-108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108-110页 |
| 致谢 | 第11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