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19页 |
1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防治现状 | 第9-11页 |
·烟草黑胫病的发生 | 第9页 |
·烟草黑胫病症状特点 | 第9-10页 |
·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概况 | 第10-11页 |
2 间套作控制作物病害作用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·间作作物通过互作改变田间小气候环境 | 第12页 |
·间作作物对营养资源的吸收利用而达到控病作用 | 第12页 |
·间作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控制病害作用 | 第12-13页 |
3 土壤中疫霉病菌分离技术研究概况 | 第13-19页 |
·传统分离检测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生物技术在疫霉菌检测中的应用 | 第15-19页 |
引言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间作烟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与比较 | 第21-31页 |
1 供试材料 | 第21-22页 |
·供试品种 | 第21页 |
·培养基 | 第2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1-22页 |
2 试验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烟田种植设计 | 第22页 |
·田间土样的采集 | 第22页 |
·间作烟田土壤微生物分离计数 | 第22-23页 |
3 结果分析 | 第23-29页 |
·2008年间作烟田土壤微生物数量比较 | 第23-25页 |
·2009年间作烟田土壤微生物数量比较 | 第25-28页 |
·08与09年间作作物根围土壤微生物总体数量比较 | 第28-29页 |
4 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间作烟田土壤中拮抗黑胫病菌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变化 | 第31-35页 |
1 材料 | 第31页 |
·供试烟草黑胫病菌 | 第31页 |
·培养基 | 第3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1页 |
2 试验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烟田种植设计和田间土样采集 | 第31页 |
·拮抗烟草黑胫病菌有益微生物分离 | 第31-32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烟草旺长期间作烟田土壤拮抗微生物的数量比较 | 第32页 |
·烟草成熟期期间作烟田土壤拮抗微生物的数量比较 | 第32-33页 |
·间作烟田黄、绿豆根围土壤拮抗微生物的数量比例变化 | 第33-34页 |
4 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间作烟田土壤中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量化 | 第35-41页 |
1 供试材料 | 第35页 |
·培养基 | 第35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35页 |
2 试验方法 | 第35-36页 |
·烟田种植设计和田间土样采集 | 第35页 |
·茎片诱集法分离土壤中的烟草疫霉 | 第35-36页 |
·分离产物的鉴定 | 第36页 |
3 结果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分离产物的鉴定结果 | 第36-37页 |
·绿豆间作烟田土壤中烟草疫霉群体数量比较 | 第37页 |
·黄豆间作烟田土壤中烟草疫霉群体数量比较 | 第37-38页 |
4 小结 | 第38-4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9页 |
附图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3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