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薯类作物病虫害论文--马铃薯(土豆)病虫害论文

马铃薯甲虫的虫生真菌分离及其生防菌的筛选鉴定

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3页
第一章 马铃薯甲虫概述及虫生真菌的应用现状第13-24页
 1 马铃薯甲虫简述第13-15页
   ·马铃薯甲虫的起源和扩散第13页
   ·马铃薯甲虫在新疆的发生与危害第13页
   ·马铃薯甲虫的形态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·马铃薯甲虫防治现状第14-15页
 2 虫生真菌的研究与利用第15-17页
   ·虫生真菌的资源及主要种类第15-17页
   ·昆虫病原真菌侵染昆虫的过程第17页
 3 虫生真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4 虫生真菌的应用第18-20页
 5 真菌杀虫剂的生产工艺与产品规范化第20-21页
 6 虫生真菌应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第21-22页
 7 虫生真菌研究与生防应用前景展望第22页
 8 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-24页
第二章 马铃薯甲虫病原菌的分离及对家蚕的致病性第24-29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24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24-25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·马铃薯甲虫病原菌种类第25页
   ·不同真菌菌株对家蚕的致病性结果第25-28页
 3 结论与讨论第28-29页
第三章 马铃薯甲虫病原菌的室内致病性试验与强致病菌株筛选第29-36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29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29-30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30-34页
   ·不同真菌菌株对马铃薯甲虫幼虫致病力第30-31页
   ·白僵菌强毒力菌株对马铃薯甲虫幼虫室内毒力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·白僵菌菌株MJ-07和MJ-09对马铃薯甲虫各虫态的致病症状和毒性比较第33-34页
 3 结论和讨论第34-36页
第四章 马铃薯甲虫病原菌MJ-07和MJ-09对马铃薯甲虫的防效测定第36-41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36-37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37-38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·MJ-07和MJ-09对马铃薯甲虫幼虫室内控制作用第38-39页
   ·MJ-07和MJ-09对马铃薯甲虫的田间防效分析第39-40页
 3 结论和讨论第40-41页
第五章 马铃薯甲虫病原菌的鉴定第41-47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·实验材料第41页
   ·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第41页
   ·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41-42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·马铃薯甲虫重要病原菌的形态特征鉴定第42-44页
   ·马铃薯甲虫病原菌rDNA ITS区段PCR扩增结果与病菌鉴定第44-45页
 3 结论与讨论第45-47页
第六章 马铃薯甲虫病原菌MJ-07和MJ-09的培养特性第47-56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47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·统计分析方法第49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49-54页
   ·不同培养基对菌落生长、产孢和萌发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·温度对菌株生长特性的结果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·不同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、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第51页
   ·不同碳、氮源下的菌株生长特性第51-53页
   ·紫外光照射对分生孢子萌发的试验结果第53-54页
 3 结论与讨论第54-56页
第七章 常用马铃薯甲虫杀虫剂对白僵菌MJ-07和MJ-09生长产孢的影响第56-61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56页
   ·试验方法第56-57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·5种杀虫剂对菌株MJ-07和MJ-09菌落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57-59页
   ·5种杀虫剂对MJ-07和MJ-09菌株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第59页
 3 结论与讨论第59-61页
第八章 结论与展望第61-63页
 1 结论第61页
 2 展望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74页
附录第74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学习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杀菌剂抑霉唑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
下一篇:间作黄豆、绿豆对烟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