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市政工程论文--其他市政工程及公用设备论文--消防论文

城市火灾消防规划支持方法研究

创新点第1-6页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22页
1 绪论第22-4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23-28页
     ·时代背景第23-25页
     ·城市消防防灾的现实诉求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地理信息技术为城市消防提供新的规划支持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·我国城市火灾形势及消防安全问题第28-31页
     ·城市火灾等级第28页
     ·城市火灾形势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城市火灾形势特点第30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城市火灾教训第30-31页
   ·研究目标及意义第31-37页
     ·研究出发点第31-33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标第33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33-35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35-3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7-42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及框架第38-41页
     ·研究技术路线第41-42页
2 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第42-61页
   ·概念界定第42-45页
     ·火灾及城市火灾第42页
     ·城市安全及城市防灾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火灾危险及火灾风险第43页
     ·危险源及火灾危险源第43页
     ·城市消防规划第43页
     ·火灾风险评估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地理信息系统第44页
     ·MCE第44页
     ·规划支持系统第44-45页
   ·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及其编制办法第45-48页
     ·消防规划的发展历史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消防规划的基本内容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消防规划的编制办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现有的城市消防标准第48页
   ·相关理论及方法研究综述第48-60页
     ·城市安全研究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城市防灾减灾研究第49-50页
     ·GIS技术支持下的消防规划研究第50-54页
     ·城市火灾风险评估的研究第54-56页
     ·空间可达性研究第56-58页
     ·规划支持系统的研究第58-60页
   ·小结第60-61页
3 基于GIS-MCE的城市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第61-84页
   ·引言第61页
   ·火灾风险评估流程及主要方法第61-63页
     ·评价流程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评价方法第62-63页
   ·火灾危险源的分类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危险源的分类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火灾危险源的分类第64页
   ·城市建筑的耐火等级第64-67页
     ·防火间距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城市消防安全的布局原则第65页
     ·建筑的耐火等级第65-67页
   ·建筑火灾危险源的辨识第67-77页
     ·建筑火灾危险源的种类及其特点第67-71页
     ·建筑火灾危险源防火间距设置要求第71-77页
   ·基于GIS-MCE方法的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7-82页
     ·GIS-MCE方法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基于GIS-MCE的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第78-80页
     ·因子权重的确定第80-82页
   ·火灾风险的空间等级分布特征分析第82-83页
     ·风险等级的划分第82-83页
     ·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特征第83页
   ·小结第83-84页
4 基于可达性的城市防灾能力评价方法研究第84-96页
   ·引言第84页
   ·核心概念的界定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可达性第84页
     ·城市防灾能力第84页
     ·城市公园第84-85页
   ·评价流程第85-86页
   ·可达性度量方法第86-89页
     ·传统的度量方法第86-88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度量方法第88-89页
   ·城市防灾能力评价第89-94页
     ·消防站防灾能力评价第89-91页
     ·城市公园应急防灾能力评价第91-94页
   ·小结第94-96页
5 基于火灾风险的城市消防站布局优化方法研究第96-107页
   ·引言第96页
   ·传统的布局优化方法第96-99页
     ·布局优化的影响因素第96-98页
     ·传统的布局优化方法第98-99页
   ·基于火灾风险的消防站布局优化目标第99-101页
     ·优化假设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优化目标第100-101页
   ·约束条件设定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消防应急响应时间限定第101页
     ·道路通行速度设定第101页
     ·最短路径的约束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·重大火灾风险的应急救援约束第102页
   ·消防站布局优化方法的具体设计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·优化方法及流程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拓扑生成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优化求解第105页
   ·优化评价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可达范围第106页
     ·覆盖人口数量第106页
     ·覆盖风险等级第106页
     ·交叉响应覆盖率第106页
   ·小结第106-107页
6 基于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福州市消防规划研究第107-169页
   ·福州市发展概况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·基本情况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·现代福州市城市空间拓展进程第108-109页
   ·福州市消防规划编制概况第109-114页
     ·福州市发展战略规划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福州市总体规划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·福州市"十二五"规划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·福州市消防专项规划第112-114页
   ·研究范围界定及数据准备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·研究范围界定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·数据采集及建库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流程第116页
   ·福州市城市建设用地与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第116-126页
     ·福州市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特征第116-122页
     ·福州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第122-126页
   ·基于GIS-MCE方法的福州市火灾风险等级空间分布研究第126-138页
     ·福州市建筑火灾风险危险源辨析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·福州市火灾风险评估第127-130页
     ·福州市火灾风险等级空间分布分析第130-138页
   ·基于可达性的福州市城市防灾能力评估第138-149页
     ·消防站防灾能力评估第138-143页
     ·城市公园防灾能力评估第143-148页
     ·福州市现状城市防灾能力综合评价第148-149页
   ·福州市消防站的布局优化情景第149-154页
     ·情景规划理论与方法第149-150页
     ·布局优化情景假设第150页
     ·优化情景的建立第150-154页
   ·布局优化情景的评价与比较第154-165页
     ·情景1优化评价第154-158页
     ·情景2优化评价第158-161页
     ·布局优化比较第161-165页
     ·优化方案的选择第165页
   ·福州市消防规划的建议第165-168页
     ·空间布局建议第166-167页
     ·政策建议第167-168页
   ·小结第168-169页
7 结论与展望第169-174页
   ·研究主要结论第169-171页
     ·方法方面的结论第169-170页
     ·实证方面的结论第170-171页
   ·本研究不足之处第171-172页
   ·后续研究建议第172-174页
参考文献第174-180页
攻博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第180-183页
致谢第183-186页

论文共1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GIC-4117串列加速器系统及应用研究
下一篇:轴向流中板结构流固耦合动力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