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研究的背景 | 第12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论文的总体思路 | 第17-18页 |
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的研究特色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典型国家商业银行监管体系评价及启示 | 第20-34页 |
·金融危机爆发根源与商业银行监管体系概述 | 第20-26页 |
·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| 第20-23页 |
·商业银行监管的内涵 | 第23-26页 |
·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 | 第26-28页 |
·美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沿革与构成 | 第26-27页 |
·美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特点 | 第27页 |
·对美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评价 | 第27-28页 |
·金融危机背景下英国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 | 第28-29页 |
·英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历史沿革 | 第28-29页 |
·对英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评价 | 第29页 |
·金融危机背景下日本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 | 第29-30页 |
·日本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| 第29-30页 |
·对日本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评价 | 第30页 |
·国外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经验借鉴 | 第30-33页 |
·控制信用风险 | 第30-31页 |
·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| 第31-32页 |
·做好风险监控和合规管理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34-46页 |
·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发展历程 | 第34-36页 |
·计划经济时期 | 第34-35页 |
·银行监管的初级时期 | 第35页 |
·银行监管的形成时期 | 第35页 |
·银行监管的发展时期 | 第35-36页 |
·银行监管的稳定时期 | 第36页 |
·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现状 | 第36-39页 |
·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构成 | 第36-37页 |
·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的运行 | 第37-39页 |
·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问题分析 | 第39-45页 |
·监管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0-41页 |
·监管组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1-44页 |
·监管方法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改进 | 第46-55页 |
·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法规体系 | 第46-48页 |
·建立统一完备的银行监管法规体系 | 第46-47页 |
·建设明晰可操作的法规体系 | 第47页 |
·提高监管立法层级增强监管执法效力 | 第47-48页 |
·建立危机响应的相关法律体系 | 第48页 |
·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组织体系 | 第48-51页 |
·增设部门监管商业银行新型业务 | 第48-49页 |
·银监会下设专属审计机构 | 第49页 |
·建立金融委员会统一监管 | 第49-50页 |
·设立监管信息中心 | 第50页 |
·建设公正客观的外部监管组织 | 第50-51页 |
·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方法体系 | 第51-54页 |
·建立新型的银行业务监管风险预警体系 | 第51-52页 |
·归集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政策做实做细合规经营监管 | 第52-53页 |
·使用与银行业务适应的监管工具 | 第53页 |
·强化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 | 第53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