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消费者对国家和产业认知的跨国营销路径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 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 
| 1 绪论 | 第10-16页 | 
| 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3页 | 
| ·跨国营销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| 第10-12页 | 
| ·中国企业的跨国营销模式尚不成熟 | 第12页 | 
| ·消费者认知在跨国营销中的影响作用 | 第12-13页 | 
| ·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| 第13-14页 | 
| ·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 
| 2 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6-27页 | 
| ·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研究 | 第16-22页 | 
| ·国外研究理论 | 第16-20页 | 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 
| ·消费者购买外国产品行为研究 | 第22-25页 | 
| ·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| 第22页 | 
| ·原产地效应 | 第22-25页 | 
| ·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25-27页 | 
| ·理论归纳 | 第25页 | 
| ·研究的局限性 | 第25页 | 
| ·本文的研究方向 | 第25-27页 | 
| 3 基于消费者认知的跨国营销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7-50页 | 
| ·消费者购买外国产品的影响因素 | 第27-31页 | 
| ·基于ISM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1-37页 | 
| ·列举各因素的相关性 | 第31-32页 | 
| ·建立可达矩阵 | 第32-33页 | 
| ·对可达矩阵进行级间划分并建立结构模型 | 第33-37页 | 
| ·分析模型结论 | 第37页 | 
| ·跨国营销影响因素推论及定性分析 | 第37-46页 | 
| ·新原产地效应模型 | 第46-50页 | 
| ·临界点理论 | 第47-48页 | 
| ·产业品牌的临界点效应 | 第48-50页 | 
| 4 企业跨国营销路径品牌链结构体系的形成 | 第50-67页 | 
| ·跨国营销品牌链流向分析 | 第50-51页 | 
| ·企业进入发达国家营销的路径与模式 | 第51-63页 | 
| ·产业品牌和国家品牌未形成阶段 | 第52-54页 | 
| ·产业品牌崛起阶段 | 第54-59页 | 
| ·国家品牌崛起阶段 | 第59-62页 | 
| ·企业品牌崛起阶段 | 第62-63页 | 
| ·企业进入第三世界营销的路径与模式 | 第63-67页 | 
| ·产品输出阶段 | 第63-65页 | 
| ·资本输出阶段 | 第65-67页 | 
| 5 追赶型国家企业跨国营销路径实证研究 | 第67-92页 | 
| ·丰田汽车公司国际化路径 | 第67-74页 | 
| ·以出口为主的发展阶段(1936~1984年) | 第67-69页 | 
| ·对外直接投资阶段(1984年至今) | 第69-70页 | 
| ·丰田跨国营销路径品牌链结构体系解析 | 第70-74页 | 
| ·三星集团国际化路径 | 第74-82页 | 
| ·出口贸易阶段(20世纪30年代~70年代末) | 第74-75页 | 
| ·低价扩张阶段(20世纪80年代~90年代中期) | 第75-76页 | 
| ·高端品牌战略阶段(1997年以后) | 第76-77页 | 
| ·三星跨国营销路径品牌链结构体系解析 | 第77-82页 | 
| ·宏碁集团国际化路径 | 第82-92页 | 
| ·出口贸易阶段(1978~1986年) | 第83页 | 
| ·进入美国市场受阻阶段(1986~1991年) | 第83-84页 | 
| ·海外市场扩张时期(1992~2000年) | 第84-86页 | 
| ·宏碁跨国营销路径品牌链结构体系解析 | 第86-92页 | 
| 6 结论及展望 | 第92-95页 | 
| ·本文的结论 | 第92-93页 | 
| ·本文的创新点 | 第93页 | 
| ·本文的局限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| 第93-95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95-99页 | 
| 致谢 | 第99-100页 | 
| 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