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古代文学(~1840年)论文

归有光与嘉定文坛关系研究

内容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绪论第11-24页
 一、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二、研究综述第12-22页
 三、研究重点、难点及研究方法第22-24页
第一章 嘉定世家望族及古学传统第24-42页
 第一节 嘉定地理经济与教化传统缘起第24-28页
  一、嘉定建置沿革及其与昆山之关系第24-26页
  二、嘉定地理经济及其古朴风尚第26-28页
 第二节 嘉定世家望族第28-37页
 第三节 教化嘉定与古学传统第37-42页
  一、嘉定注重教化传统的形成第37-39页
  二、嘉定古学传统第39-42页
第二章 归有光在嘉定的活动第42-60页
 第一节 归有光嘉定交游考第43-47页
  一、归有光的嘉定籍好友第43-45页
  二、归有光的嘉定籍学生第45-47页
 第二节 归有光与张贞女事件第47-60页
  一、张贞女事件本末第47-50页
  二、记录世变,恢复道德第50-54页
  三、宣扬传统贞节观,弘扬天地正气第54-57页
  四、张贞女事件的解决及影响第57-60页
第三章 归有光在嘉定文坛地位的确立第60-102页
 第一节 归有光与“练川三老”第61-71页
  一、“练川三老”及其与归有光的私淑关系第61-65页
  二、归氏友人、弟子对“练川三老”的熏陶濡染第65-71页
 第二节 徐学谟与归、王之争第71-87页
  一、嘉定文人与王世贞的关系第71-74页
  二、归有光、王世贞之间的纠葛第74-77页
  三、徐学谟眼中的归有光、王世贞第77-82页
  四、以徐学谟为中心的交游圈第82-87页
 第三节 钱谦益推动归有光地位的确立第87-102页
  一、嘉定文人与归氏后人的交往第88-93页
  二、嘉定文人带领钱谦益接触归有光的思想第93-99页
  三、归氏后人、嘉定文人与《归有光全集》的刊行第99-102页
第四章 嘉定文坛对归有光思想的继承第102-122页
 第一节 学术思想的继承第102-106页
  一、以经经纬史为根本第102-104页
  二、以经世致用为旨归第104-106页
 第二节 文学思想的继承第106-117页
  一、文学发生论第106-108页
  二、取法唐宋大家第108-112页
  三、师法古人精神第112-114页
  四、以古文为时文第114-116页
  五、追求文质彬彬的审美风格第116-117页
 第三节 积极参与地方事务第117-122页
  一、关注吴淞水利疏浚第117-119页
  二、关心地方赋税第119-122页
第五章 明末归有光思想的发展和变异第122-153页
 第一节 黄淳耀对归有光思想的发展第122-128页
  一、《吾师录》、《自监录》——修身乃实学之本第123-126页
  二、发经世之文章——实学之用第126-128页
 第二节 《科举论》——对科举制度的理性思考第128-134页
  一、肯定科举和提倡实学第129-130页
  二、三途并用说第130-133页
  三、对学校的改革第133-134页
 第三节 公安派、竟陵派影响下的嘉定文坛——归有光思想变异之一第134-141页
  一、嘉定四先生与公安派、竟陵派的交往第134-136页
  二、以俗语摹真情——以李流芳作品为例第136-141页
 第四节 从砥砺名行到与名姝交往——归有光思想变异之二第141-153页
  一、《唐先生遗稿》与其中关涉柳如是之作品第142-146页
  二、柳如是游嘉定之盛况第146-153页
结语第153-155页
附录:嘉定文坛活动年表第155-235页
参考文献第235-241页
致谢第241页

论文共2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新唐书》列传叙事研究
下一篇:钱载诗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