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内容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绪论 | 第7-22页 |
| (一)选题依据 | 第7-11页 |
| 1.身心学 | 第7-8页 |
| 2.身心学的发展 | 第8-10页 |
| 3.身心平衡技法 | 第10-11页 |
| (二)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| (三)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| (四)研究任务 | 第13页 |
| (五)文献综述 | 第13-21页 |
| 1.身心学训练与舞蹈训练异同的相关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2.身心学训练对身体觉察影响的相关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3.身体觉察及其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| 第16-18页 |
| 4.身体觉察开发对舞者的意义相关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5.身心平衡技法在舞蹈中应用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1页 |
| (六)难点与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| 一、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22-24页 |
| (一)研究对象 | 第22-23页 |
| (二)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1.文献资料法 | 第23页 |
| 2.实验法 | 第23-24页 |
| 3.数理统计法 | 第24页 |
| 二、实验过程 | 第24-40页 |
| (一)干预试验 | 第24-35页 |
| 1.第一周课程内容 | 第25-30页 |
| 2.第二周课程内容 | 第30-31页 |
| 3.第三周课程内容 | 第31-33页 |
| 4.第四周课程内容 | 第33-35页 |
| (二)测量评价 | 第35-40页 |
| 1.专业表现评价 | 第35-36页 |
| 2.仪器测量法 | 第36-37页 |
| 3.动作模式分析法 | 第37-38页 |
| 4.量表法 | 第38-40页 |
| 三、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0-51页 |
| (一)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测和后测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| 第40-45页 |
| 1.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各项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2页 |
| 2.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各项指标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5页 |
| (二)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各组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| 第45-51页 |
| 1.干预前、后实验组各项指标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与分析 | 第45-48页 |
| 2.干预前、后对照组各项指标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1页 |
| 四、结论与建议 | 第51-52页 |
| (一)结论 | 第51页 |
| (二)建议 | 第51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| 一、中文文献与专著 | 第53-54页 |
| 二、英文文献与专著 | 第54-55页 |
| 附件 | 第55-72页 |
| 附件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| 第55-57页 |
| 附件2 专业表现评价统计表(前测) | 第57页 |
| 附件3 专业表现评价统计表(后测) | 第57页 |
| 附件4 Y平衡测试结果表(前测) | 第57-58页 |
| 附件5 Y平衡测试结果表(后测) | 第58-59页 |
| 附件6 膝关节角度重建测量结果表(前测) | 第59-60页 |
| 附件7 膝关节角度重建测量结果表(后测) | 第60-61页 |
| 附件8 动作模式评分统计表(前测-实验组) | 第61-62页 |
| 附件9 动作模式评分统计表(前测-对照组) | 第62-64页 |
| 附件10 动作模式评分统计表(后测-实验组) | 第64-65页 |
| 附件11 动作模式评分统计表(后测-对照组) | 第65-67页 |
| 附件12 身体觉察能力量表 | 第67-69页 |
| 附件13 身体觉察能力评分统计表(前测-实验组) | 第69页 |
| 附件14 身体觉察能力评分结果统计表(前测-对照组) | 第69-70页 |
| 附件15 身体觉察能力评分结果统计表(后测-实验组) | 第70-71页 |
| 附件16 身体觉察能力量表结果统计(后测-对照组)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