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官屯油田精细油藏描述及调整方案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 
| abstract | 第5页 | 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 
| 1.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页 | 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 
| 1.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0-12页 | 
| 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0页 | 
| 1.3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0-12页 | 
| 第二章 王官屯油田基本情况 | 第12-19页 | 
| 2.1 基本地质概况 | 第12页 | 
| 2.2 油藏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2-13页 | 
| 2.3 精细地层对比 | 第13-16页 | 
| 2.3.1 地层划分 | 第13-14页 | 
| 2.3.2 地层对比 | 第14-16页 | 
| 2.4 构造精细解释 | 第16-19页 | 
| 2.4.1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| 第16-17页 | 
| 2.4.2 构造特征研究 | 第17-19页 | 
| 第三章 沉积相研究 | 第19-24页 | 
| 3.1 区域沉积背景 | 第19页 | 
| 3.2 沉积类型研究 | 第19页 | 
| 3.3 砂体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| 第19-24页 | 
| 3.3.1 砂体类型及特征 | 第19-22页 | 
| 3.3.2 砂体分布规律 | 第22-24页 | 
| 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 | 第24-32页 | 
| 4.1 储层构型研究 | 第24-25页 | 
| 4.1.1 河床砂体 | 第24页 | 
| 4.1.2 心滩坝 | 第24-25页 | 
| 4.2 层内非均质性 | 第25-27页 | 
| 4.3 层间非均质性 | 第27-30页 | 
| 4.3.1 沉积的旋回性及储层物性 | 第27页 | 
| 4.3.2 隔夹层特征 | 第27-30页 | 
| 4.4 平面非均质特征 | 第30-32页 | 
| 第五章 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复算 | 第32-39页 | 
| 5.1 三维地质建模思路 | 第32页 | 
| 5.2 三维地质建模 | 第32-34页 | 
| 5.2.1 构造模型 | 第32-33页 | 
| 5.2.2 沉积相模型 | 第33页 | 
| 5.2.3 储层参数模型 | 第33-34页 | 
| 5.3 储量计算 | 第34-39页 | 
| 5.3.1 单储系数的求取 | 第34-35页 | 
| 5.3.2 含油面积的确定 | 第35-36页 | 
| 5.3.3 有效厚度的求取 | 第36-37页 | 
| 5.3.4 储量计算结果 | 第37-39页 | 
| 第六章 开发规律研究 | 第39-42页 | 
| 6.1 低渗透油藏特征 | 第39-40页 | 
| 6.2 中高渗透油藏特征 | 第40-41页 | 
| 6.3 特殊类型油藏特征 | 第41页 | 
| 6.4 开发效果评价 | 第41-42页 | 
| 第七章 油藏综合潜力分析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| 第42-60页 | 
| 7.1 剩余可动资源分析 | 第42-45页 | 
| 7.1.1 单井剩余可采储量 | 第42-43页 | 
| 7.1.2 油藏纵向潜力 | 第43-44页 | 
| 7.1.3 剩余未射油层潜力 | 第44-45页 | 
| 7.2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| 第45-58页 | 
| 7.2.1 网格及时间步长划分 | 第45页 | 
| 7.2.2 地质模型建立 | 第45-46页 | 
| 7.2.3 动态模型建立 | 第46页 | 
| 7.2.4 历史拟合 | 第46-52页 | 
| 7.2.5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| 第52-58页 | 
| 7.3 剩余油分布形式 | 第58-60页 | 
| 第八章 注采井网适应性分析 | 第60-66页 | 
| 8.1 合理井网井距论证 | 第60-64页 | 
| 8.1.1 井网密度公式的应用 | 第60页 | 
| 8.1.2 油田开发调整经济效益分析 | 第60-61页 | 
| 8.1.3 合理井网密度计算 | 第61-64页 | 
| 8.2 油藏压力及边水能量分析 | 第64页 | 
| 8.2.1 油藏压力 | 第64页 | 
| 8.2.2 天然能量 | 第64页 | 
| 8.3 层系论证 | 第64-66页 | 
| 第九章 综合调整方案研究 | 第66-75页 | 
| 9.1 综合调整方案编制原则 | 第66页 | 
| 9.2 综合调整方案部署依据 | 第66-67页 | 
| 9.3 综合调整方案编制 | 第67-71页 | 
| 9.4 开发指标预测 | 第71-73页 | 
| 9.4.1 单井产能 | 第71页 | 
| 9.4.2 区块开发指标预测 | 第71页 | 
| 9.4.3 经济评价 | 第71-73页 | 
| 9.5 调整方案实施要求 | 第73-74页 | 
| 9.6 实施效果 | 第74-75页 | 
| 结论 | 第75-76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 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8-79页 | 
| 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