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低渗透混积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研究--以小梁山中浅层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前言第10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外混积岩油气藏与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混积岩油气藏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技术路线第12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第12-13页
第二章 低渗混积岩油藏地质特点第13-27页
    2.1 小梁山油田储层特征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储层的岩性特征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储层的物性特征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储层的电性特征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储层的含油性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小梁山油田储层四性关系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岩性与物性关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岩性与含油性关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岩性、物性与含油性关系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含油性与电性的关系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岩性与电性关系第25-26页
    2.3 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 孔隙结构测井评价与储层分类研究第27-39页
    3.1 储集空间类型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粒间孔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晶间孔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溶蚀孔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微裂缝第28-29页
    3.2 孔喉结构特征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压汞曲线图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孔喉半径分布图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深度和毛管压力参数关系图第32-33页
    3.3 储层分类方法研究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孔喉特征参数与物性的关系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确定储层分类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3.4 储层有效厚度分类评价第36-38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38-39页
第4章 储层岩性识别与精细建模第39-53页
    4.1 小梁山岩性识别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岩性定名与归类研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层岩性特征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岩性识别方法研究第40-44页
    4.2 小梁山储层精细建模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测井资料预处理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泥质含量精细建模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碳酸盐含量精细建模方法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孔隙度精细建模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渗透率精细建模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饱和度精细建模方法第51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51-53页
第5章 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第53-62页
    5.1 小梁山油气定性识别方法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常规交会图法建立流体识别图版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利用录井资料建立流体识别图版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流体识别图版第56-57页
    5.2 小梁山油气定量识别方法及储层下限的确定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油气定量识别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储层参数敏感性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60-62页
第6章 结论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6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完善研究
下一篇:我国养老地产发展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