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论文--各类型航空器论文--短距和垂直升降航空器论文

基于数字样机的直升机协同设计研究与应用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6页
第一章 概述第16-3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6-19页
     ·支撑项目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型号应用背景第17页
     ·直升机数字样机协同设计的主要需求第17-19页
   ·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9-27页
     ·数字样机研究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直升机数字样机研究与应用现状第21页
     ·协同设计的研究现状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直升机协同设计研究与应用现状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直升机数字样机协同设计研究进展第24-27页
   ·研究的重点及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重点第27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·本文的结构第28-30页
第二章 基于数字样机的直升机协同设计第30-38页
   ·直升机协同设计的主要业务对象第30-31页
   ·基于数字样机的直升机协同设计的主要过程第31-33页
   ·基于数字样机的直升机协同设计总体框架第33-34页
   ·基于数字样机的直升机协同设计模式第34-36页
     ·面向上下文的直升机数字样机关联设计模式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基于成熟度的直升机数字样机设计进化模式第35页
     ·基于空间区域过滤的直升机数字样机设计协调模式第35-36页
   ·基于数字样机的直升机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直升机数字样机模型链接关系表示与求解技术第36页
     ·直升机数字样机设计成熟度评价与控制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直升机数字样机空间区域计算与搜索算法第37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37-38页
第三章 直升机数字样机模型链接关系表示与求解技术第38-53页
   ·模型链接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模型链接的概念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模型链接的级别第39页
     ·模型链接的特性第39-40页
   ·模型链接关系的表示第40-45页
     ·模型链接关系第40页
     ·模型链接关系的类别第40-42页
     ·模型链接关系图第42-45页
   ·模型链接关系的求解算法第45-49页
     ·影响与受影响模型的求解算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基于模型链接的快速更改算法第47-49页
   ·模型链接的选用原则第49-50页
   ·基于模型链接的直升机数字样机上下文设计流程第50页
   ·应用实例第50-52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52-53页
第四章 直升机可变配置单元设计成熟度评价与控制方法第53-74页
   ·可变配置单元第53-55页
     ·直升机产品结构中的可变配置单元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可变配置单元设计过程的特点第54-55页
   ·可变配置单元设计成熟度第55-58页
     ·设计成熟度的定义第55-56页
     ·设计成熟度的级别第56-57页
     ·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活动第57页
     ·设计成熟度控制的作用第57-58页
   ·直升机可变配置单元设计成熟度评价第58-65页
     ·可变配置单元设计成熟度评价指标第58-60页
     ·可变配置单元设计成熟度评价模型第60-62页
     ·可变配置单元设计成熟度评价流程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可变配置单元设计成熟度评价算法第63-65页
   ·直升机可变配置单元设计成熟度的进化控制第65-68页
     ·设计成熟度控制规则第65-66页
     ·直升机可变配置单元设计进化控制第66-68页
     ·可变配置单元的版本与其设计成熟度的关系第68页
   ·基于可变配置单元的直升机数字样机成熟度评价第68-69页
   ·应用实例第69-73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73-74页
第五章 直升机数字样机空间区域计算与搜索算法第74-90页
   ·直升机数字样机空间区域第74-79页
     ·空间区域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数字样机空间区域第75-76页
     ·直升机数字样机空间区域划分第76-79页
   ·直升机数字模型空间区域表示第79-82页
     ·空间区域层次树第79-81页
     ·空间区域层次树的构建第81-82页
   ·基于AABB 层次树的数字样机空间区域计算算法第82-84页
   ·基于AABB 层次树的数字样机空间区域搜索算法第84-85页
   ·基于空间区域过滤的直升机数字样机检查流程第85-87页
   ·应用实例第87-89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89-90页
第六章 基于数字样机的直升机协同设计系统的实现与应用第90-104页
   ·功能结构第90-92页
   ·信息模型第92-95页
   ·运行环境第95-96页
   ·工程应用与效果分析第96-103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103-104页
第七章 总结与展望第104-106页
   ·总结第104页
   ·展望第104-106页
参考文献第106-116页
致谢第116-117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7-119页
附录 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与取得的成果第119页

论文共11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跨声速微型斜流压气机设计方法研究
下一篇:直升机旋翼气动噪声的计算及降噪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