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八(6-咪唑正己硫基)四氮杂卟啉的合成、组装与光催化性能研究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8页
    1.1 四氮杂卟啉研究概述第11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四氮杂卟啉的起源与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四氮杂卟啉的分类与合成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含硫四氮杂卟啉的仿生催化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卟啉的自组装及其应用第18-20页
    1.2 苯甲醇氧化研究概述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苯甲醇氧化的背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苯甲醇液相氧化催化剂种类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卟啉类催化剂催化醇氧化进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Pd催化剂催化苯甲醇氧化进展第26-27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其目的和意义第27-28页
第2章 八(6-咪唑正己硫基)四氮杂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8-42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28页
    2.2 八(6-咪唑正己硫基)四氮杂卟啉自由配体的合成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二(6-溴代正己硫基)马来二腈3的合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二(6-咪唑正己硫基)马来二腈4的合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MgPz (SHe-Im)_85的合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H_2Pz (SHe-Im)_86的合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FePz (SHe-Im)_8的合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MnPz (SHe-Im)_8的合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ZnPz (SHe-Im)_8的合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CoPz (SHe-Im)_8的合成第32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32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二(6-溴代正己硫基)马来二腈的表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二(6-咪唑正己硫基)马来二腈的表征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MgPz (SHe-Im)_8的表征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H_2Pz (SHe-Im)_8的表征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FePz (SHe-Im)_8的表征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MnPz (SHe-Im)_8的表征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ZnPz (SHe-Im)_8的表征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CoPz (SHe-Im)_8的表征第40-4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3章 H_2Pz(SHe-Im)_8 与PdCl_2的自组装研究第42-67页
    3.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试剂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仪器第42页
    3.2 H_2Pz(SHe-Im)_8与PdCl_2的自组装第42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H_2Pz(SHe-Im)_8与PdCl_2不同摩尔比时的自组装及其表征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H_2Pz(SHe-Im)_8·5PdCl_2的形貌形成条件研究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H_2Pz(SHe-Im)_8与PdCl_2在不同溶剂中的自组装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PSSW在不同溶剂中的“陈化”研究第54-57页
    3.3 PSSW的结构表征及其形成过程研究第57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PSSW结构表征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PSSW形成机理研究第62-6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5-67页
第4章 PSSW催化苯甲醇氧化性能研究第67-80页
    4.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试剂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仪器第67页
    4.2 分析方法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HPLC测定苯甲酸钾条件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GC测定苯甲醇及苯甲醛条件第68-70页
    4.3 PSSW对苯甲醇氧化的光催化研究第70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温度对PSSW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氧压对PSSW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光照能量对PSSW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催化剂用量对PSSW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PSSW的循环光催化效果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空白对照第76-77页
    4.4 PSSW对取代苯甲醇氧化的光催化研究第77-7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8-80页
本文总结第80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92页
致谢第92-93页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仿生超滑表面的微/纳化构筑及超润湿行为研究
下一篇:Terfenol-D/P(DVF-TrFE)磁电薄膜制备及其对MSCs成骨分化行为调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