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仪器、仪表论文--医药卫生器械论文

漫反射接触测量中压力不敏感位置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1.1 近红外人体无创血糖测量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1.2 接触压力对近红外无创漫反射测量的影响和研究进展第10-12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2-16页
第2章 压力不敏感位置存在的理论基础及模拟分析第16-30页
    2.1 接触压力对无创漫反射检测影响的建模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皮肤组织结构及力学模型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接触压力对皮肤组织参数的影响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压力不敏感位置存在性的MC模拟验证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MC模拟方法介绍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压力不敏感位置的存在性模拟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压力不敏感位置测量方法的有效性评价第24-25页
    2.3 皮肤层厚度变化对压力不敏感位置的影响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表皮层厚度变化对压力不敏感位置的影响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真皮层厚度变化对压力不敏感位置的影响第27-29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压力不敏感位置实验验证第30-42页
    3.1 实验系统介绍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实验系统性能评价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开机稳定性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检测器暗噪声第33-35页
    3.3 压力不敏感位置Intralipid溶液实验验证第35-37页
    3.4 压力不敏感位置在体实验验证第37-39页
    3.5 压力不敏感位置处光谱稳定性评价第39-41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4章 基于压力不敏感位置测量方法有效性的初步临床验证第42-54页
    4.1 在体测量实验系统及辅助装置介绍第42-43页
    4.2 实验系统极限检测精度评价第43-45页
    4.3 基于压力不敏感位置的在体测量方法第45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在体OGTT实验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 4.4 小结第52-54页
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4-58页
    5.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第54-56页
    5.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56-57页
    5.3 下一步研究方案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4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4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交通视频车辆追踪与交通事件检测算法研究
下一篇:来自复变函数族f(z)=z-n+c的IFS构造分形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