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--信托、信贷法论文

慈善信托制度在我国本土化问题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页
1 引言第7-8页
2 慈善信托的历史发展与概念解析第8-16页
    2.1 慈善信托的起源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英国双重法体系的历史沿革第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Use制度演变形成信托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慈善信托的形成第10-11页
    2.2 慈善信托的概念解读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慈善信托的定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慈善信托与公益信托之分第12-13页
    2.3 慈善信托的功能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投资理财功能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风险防范功能第13-14页
    2.4 慈善信托的特点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以慈善为目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以不特定社会公众为受益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永久存续性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近似原则第15-16页
3 我国慈善信托制度本土化思路考量第16-21页
    3.1 法律移植过程中的本土化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法律移植的本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本土化的内涵第16-17页
    3.2 慈善信托本土化的必要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法的全球化的趋势性要求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必然途径第17-18页
    3.3 慈善信托本土化思路探求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文化因素不应纳入标准范围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托本土化的考量标准第18-21页
4 “双重所有权”到单一所有权的本土化第21-27页
    4.1 “双重所有权”概念解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对“双重所有权”的理解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与大陆法系“所有权”概念比较第21-22页
    4.2 慈善信托在我国单一所有权下本土化的必要性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我国慈善信托财产所有权属性不明困境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慈善信托在我国单一所有权本土化思路第23-24页
    4.3 慈善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路径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慈善信托的本质解读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慈善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选择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善信托的功能满足第26-27页
5 慈善信托与基金会融合视角分析第27-35页
    5.1 我国基金会的概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基金会的定义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我国基金会的现状第27-28页
    5.2 关于基金会和慈善信托关系探讨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“一元论”简述与评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“二元论”简述与评析第29-30页
    5.3 慈善信托和基金会融合论的可行性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慈善信托与基金会存在制度渊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慈善信托和基金会存在功能上的互补性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慈善信托和基金会融合模式的发展路径第31-35页
6 慈善信托相关制度的不足及完善建议第35-41页
    6.1 完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不足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完善建议第36-37页
    6.2 优化慈善信托税收制度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慈善信托税收制度存在不足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完善建议第39页
    6.3 促进近似原则的利用第39-41页
7 结语第41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6页
附录第46页
    A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IPO发行对二级市场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股票量化交易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