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各种船舶论文--工程船论文--海洋开发船论文

近岛礁浮体水弹性响应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6-40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1.2 近岸水波模型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缓坡方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缓坡方程的改进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Green-Naghdi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Boussinesq方程第23-24页
    1.3 Boussinesq方程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经典方程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方程的改进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方程的求解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数值技术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验证试验第31-32页
    1.4 三维水弹性力学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频域理论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时域理论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二阶非线性理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三维水弹性力学软件THAFTS第34-35页
    1.5 考虑复杂海底的浮体响应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第一类简化分析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耦合模态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Bingham的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38-40页
第2章 近岛礁水弹性力学的理论基础第40-61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40页
    2.2 基本假定和坐标系定义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本假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坐标系定义第41-42页
    2.3 Boussinesq方程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经典的Boussinesq方程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色散性的改进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非线性的改进第46-47页
    2.4 三维频域水弹性力学第47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结构广义运动方程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速度势的分解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速度势的定解问题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速度势的求解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广义水动力第53-55页
    2.5 近岛礁水弹性力学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近岛礁流场的频域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近岛礁浮体的水动力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近岛礁浮体的频域运动方程第59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59-61页
第3章 复杂地形下的流速分布第61-78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61页
    3.2 对象介绍第61-62页
    3.3 模型试验简介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试验概况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模型相似及试验比尺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试验工况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流速仪的布置第64-67页
    3.4 数值计算结果及与实验值的对比第67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方法概述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工况3的波面升高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工况1的流速分布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工况2的流速分布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工况3的流速分布第74-77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77-78页
第4章 超大型浮体单模块第78-90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78页
    4.2 对象介绍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浮体参数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地形参数第79-80页
    4.3 模型试验简介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试验概况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模型相似及试验比尺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试验工况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试验数据处理第83页
    4.4 数值计算结果及与实验值的对比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0°浪向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90°浪向第84-85页
    4.5 与平海底工况的对比第85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运动响应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入射力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绕射力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附加质量和附加阻尼第87-89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89-90页
第5章 八模块超大型浮体第90-116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90页
    5.2 RMFC模型简介第90-91页
    5.3 对象介绍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超大型浮体参数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连接器参数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地形参数第92-94页
    5.4 模型试验简介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试验概况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模型相似及试验比尺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试验工况第96-97页
    5.5 数值计算结果及与实验值的对比第9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有限元模型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固有频率和振型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波浪演化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浮体运动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5 连接器载荷第106-110页
    5.6 与平海底工况的对比第110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浮体运动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连接器载荷第113-114页
    5.7 小结第114-116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16-120页
    6.1 全文总结第116-118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118-120页
致谢第120-121页
参考文献第121-140页
附录A 八模块超大型浮体的连接器载荷传递函数第140-144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4页

论文共1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复杂载荷作用下超大型浮体极限强度研究
下一篇:空间声场相关特性测量方法及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