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--精神病学论文--情感性精神病论文

基于静息态fMRI和DTI的抑郁症认知障碍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第1章 绪论第16-4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与意义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21-23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2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DTI在抑郁症中的研究现状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静息态fMRI在抑郁症中的研究现状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功能和结构连接之间的关系综述第33-35页
    1.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来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36-37页
    1.4 本文结构第37-38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2章 相关理论及可行性分析第40-52页
    2.1 基于脑信息学的研究方法提出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人脑问题的研究层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情绪、认知与抑郁症的关系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研究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2.2 DTI分析的生理基础和必要性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DTI检测原理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DTI检测的大脑解剖基础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抑郁症脑DTI分析的必要性第45-46页
    2.3 静息态fMRI分析的生理基础和必要性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静息态fMRI检测原理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静息态fMRI检测的大脑解剖基础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抑郁症脑静息态fMRI分析的必要性第49-50页
    2.4 结合静息态fMRI和DTI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结合静息态fMRI和DTI分析的必要性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结合静息态fMRI和DTI分析的可行性第5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第3章 基于DTI的抑郁症认知功能损伤研究第52-74页
    3.1 大脑白质纤维束与心算能力的关系第52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被试选择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行为实验设计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DTI数据采集及其预处理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检测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结果与讨论第57-62页
    3.2 基于体素水平的抑郁症患者白质损伤研究第62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被试选择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行为实验设计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DTI数据采集及其预处理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检验方法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临床特征与行为实验结果分析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抑郁症白质完整性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异常的FA值与临床特征、认知功能的关系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讨论第68-71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71-74页
第4章 基于静息态fMRI的抑郁症脑功能网络研究第74-98页
    4.1 抑郁症患者脑网络具有更大的恢复力和随机化倾向第74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静息态fMRI采集参数及其预处理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脑功能网络的构建及网络属性分析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抑郁症脑功能网络的随机化倾向分析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抑郁症脑功能网络的恢复力分析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抑郁症脑功能网络的节点属性分析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异常的节点属性与临床特征、认知功能的关系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讨论第83-91页
    4.2 基于内在功能连接推定抑郁症脑网络效率的改变第91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脑功能网络的构建与分析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抑郁症脑功能网络全局水平上的效率分析第9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抑郁症脑功能网络节点水平上的效率分析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讨论第93-96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96-98页
第5章 抑郁症脑功能和结构连接异常研究第98-110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98-100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脑功能连接的构建与分析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脑结构连接的构建与分析第101-102页
    5.3 结果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和结构连接分析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异常的连接与临床数据、认知功能的关系第103页
    5.4 讨论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抑郁症患者脑功能与结构连接异常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抑郁症患者大脑与小脑之间功能连接异常第10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07-110页
总结与展望第110-114页
    结论第110-111页
    展望第111-114页
参考文献第114-134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4-136页
致谢第136-137页

论文共1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香蕉穿孔线虫转录组测序分析及6个致病基因的RNAi研究
下一篇:水稻干尖线虫脂肪酸和维生素A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