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农村土地“三权分置”概述 | 第8-12页 |
第一节 “三权分置”内涵及基础 | 第8-10页 |
一、“三权分置”的含义 | 第8页 |
二、“三权分置”的基础 | 第8-10页 |
第二节 “三权分置”权利性质的辨析 | 第10-12页 |
一、学界关于“三权分置”权利分置的争议 | 第10-11页 |
二、本文对“三权分置”认定及原因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农村土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原则与价值解析 | 第12-16页 |
第一节 “三权分置”改革的基本原则 | 第12-13页 |
一、坚持集体土地的所有权 | 第12页 |
二、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 | 第12-13页 |
三、创设农村土地经营权 | 第13页 |
第二节 “三权分置”的理论价值 | 第13-14页 |
一、权利主体得到拓展 | 第13-14页 |
二、土地的权能得以完善 | 第14页 |
三、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 | 第14页 |
第三节 “三权分置”的社会价值 | 第14-16页 |
一、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权利的流转与继承 | 第14-15页 |
二、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的效益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农村土地“三权分置”权利构成要件及重点问题分析 | 第16-28页 |
第一节 所有权 | 第16-18页 |
一、所有权主体 | 第16-17页 |
二、所有权客体 | 第17页 |
三、所有权的权利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土地承包权 | 第18-21页 |
一、土地承包权的主体 | 第18-19页 |
二、土地承包权的客体 | 第19页 |
三、土地承包权的权利内容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土地经营权 | 第21-24页 |
一、经营权的主体 | 第21-22页 |
二、经营权的客体 | 第22页 |
三、经营权的权利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四节 “三权分置”中权利间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一、所有权与承包权、经营权的关系 | 第24页 |
二、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承包权、经营权的关系 | 第24-25页 |
三、承包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关系 | 第25页 |
第五节 重点问题分析 | 第25-28页 |
一、土地经营权的确权问题 | 第25-26页 |
二、抵押合同生效问题 | 第26-27页 |
三、抵押权的实现问题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“三权分置”制度构建 | 第28-32页 |
第一节 “三权分置”配套制度的完善 | 第28-29页 |
一、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与农业保险制度 | 第28-29页 |
二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的统一登记制度 | 第29页 |
第二节 “三权分置”制度相关立法建议 | 第29-32页 |
一、及时修改《农村土地承包法》 | 第29-30页 |
二、积极推动《土地管理法(修正案)》出台 | 第30页 |
三、适时修改《物权法》 | 第30-31页 |
四、未来《民法典》拟定——在物权篇中确定土地经营权为用益物权 | 第31-32页 |
结论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5页 |
致谢 | 第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