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居住建筑论文--传统住宅(民居)论文

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形态更新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1.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的目的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的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方式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内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的方式第18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框架第20-21页
第2章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形态概述第21-43页
    2.1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形态的发展与演变第21-24页
    2.2 川南乡村屋顶形态的影响因素第24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气候条件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形地貌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血缘地缘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地域文化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功能空间第29-34页
    2.3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基本类型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以屋顶形式分类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以屋架体系分类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以屋面材质分类第38-4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3章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形态解析第43-76页
    3.1 屋顶形态的组成第43-44页
    3.2 屋顶形态的整体表达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屋顶形态的视觉表达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屋顶形态尺度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3.3 屋顶形态的空间布局第4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单体建筑屋顶空间组合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群体建筑屋顶空间组织第56-61页
    3.4 屋顶形态的适宜构造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因地制宜的屋顶出檐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屋面做法与气候适应性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更替手法下的细部结构第64-67页
    3.5 屋顶形态的装饰艺术第67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屋面屋脊的装饰艺术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屋顶檐部的装饰艺术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屋架构件的装饰艺术第73-7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74-76页
第4章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形态更新原则与策略第76-102页
    4.1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更新需求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乡村风貌传承需求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居住环境改善需求第80-81页
    4.2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更新原则第81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基于视觉可达,风貌整体统一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沿用空间组合,传达形式美则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技术合理更新,选控适宜材料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延续装饰艺术,回归传统文脉第92-93页
    4.3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转译更新策略第93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抽象简化后的原型提炼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形式体块变形后的空间重构第95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传统符号的提炼拼贴第98-99页
    4.4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保护更新策略第99-10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01-102页
第5章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屋顶形态的更新实践—以白马村民居更新为例第102-117页
    5.1 项目情况概述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白马村基本情况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更新的必要性第103-105页
    5.2 白马村老旧民居屋顶形态转译更新设计分析第105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原型借鉴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空间重构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内涵提炼第110-111页
    5.3 白马村老旧民居屋顶形态保护更新具体手法第111-114页
    5.4 更新的合理性评价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传承传统风貌、体现现代审美第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选择适宜技术,实现可持续性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注重村民本体,再建乡村意境第115-116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16-117页
结语第117-119页
致谢第119-120页
参考文献第120-123页
附录1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调研图片汇总第123-126页
附录2 川南乡村老旧民居调研情况详表第126-13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3页

论文共1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方寒冷地区村庄规划的生态策略研究
下一篇:天津富力黛湖深基坑开挖有限元模拟与监测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