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碗形粉体材料的模板合成与调控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 引言第11-13页
2 文献综述第13-37页
    2.1 碗形粉体材料的合成方法及进展第13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模板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气相沉积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液相沉积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动态溶胀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水热法第20-21页
    2.2 碗形材料的应用前景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储能材料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燃料电池的催化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药物输运材料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水热碳化合成方法及进展第2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水热碳化法的优点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水热碳化法的影响因素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水热碳化法的研究进展第27-37页
3 三辛胺软模板法制备空心碗形碳及其性能研究第37-49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7-38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制备过程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结构检测和表征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8-39页
    3.3 结果和讨论第39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空心碗形碳的表征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空心碗形碳的形成机理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空心碗形碳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研究第45-4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4 空心碗形碳的双表面活性剂胶束升温乳化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49-76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49-50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制备过程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结构检测和表征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1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1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空心碗形碳的表征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空心碗形碳的形成机理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空心碗形碳作为超级容器电极的性能研究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空心碗形碳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有限元模拟第71-7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74-76页
5 氮掺杂碳包覆介孔空心碗形氧化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第76-100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76-77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制备过程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结构检测和表征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8-79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79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α-Fe_2O_3 HBs@NC的形成过程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α-Fe_2O_3 HBs@NC的表征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α-Fe_2O_3 HBs@N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第85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α-Fe_2O_3 HBs@NC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研究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有限元模拟第96-9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98-100页
6 结论第100-102页
7 主要创新点第102-103页
参考文献第103-119页
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第119-123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23页

论文共12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通督启神”针法对SAMP8小鼠海马CBF的影响及PLA2-AA通路机制研究
下一篇: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