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--传播理论论文

基于微博马甲号用户博文的内容分析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. 绪论第12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意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实践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创新点第15页
    1.4 结构安排第15-17页
2. 文献综述第17-28页
    2.1 马甲号定义的概念梳理第17-21页
    2.2 马甲号的相关研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马甲号检测辨识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马甲用户行为研究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微博及TWITTER的用户行为研究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用户行为研究框架第24-26页
    2.4 基本理论的梳理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自我表露程度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个人空间第27-28页
3. 研究设计第28-42页
    3.1 研究目的第28页
    3.2 研究问题第28-29页
    3.3 研究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3.4 样本数据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采集依据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采集时间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采集过程第31-33页
    3.5 编码类目构建第33-40页
    3.6 信度检验第40-42页
4.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42-58页
    4.1 用户样本结果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人口统计学信息结果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社交媒体信息结果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自我呈现信息结果第43-44页
    4.2 微博马甲号博文样本结果第44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微博马甲号用户的博文风格呈现的特点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微博马甲号用户的博文主题呈现的特点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微博马甲号用户的互动行为呈现的特点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微博马甲号用户的博文时间的特点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微博马甲号用户的主题类型是否影响用户行为?第50-52页
    4.3 微博马甲号博文文本细读结果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马甲号的用户类型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马甲号使用的原因第55-58页
5.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58-59页
6.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59-61页
附录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移动游戏营利目的下的“公平”:生产者的建构与消费者的感知
下一篇:弹幕视频中的互动仪式链模型研究及情感能量模型探究--以Bilibili弹幕视频网站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