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3页 |
1.1 时间序列 | 第13-17页 |
1.1.1 时间序列基本概念 | 第13-14页 |
1.1.2 时间序列分析及预测 | 第14-16页 |
1.1.3 时间序列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2 桥梁吊杆疲劳研究现状 | 第17-22页 |
1.3 研究背景 | 第22-31页 |
1.3.1 天圆大桥简介 | 第22-25页 |
1.3.2 天圆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简介 | 第25-31页 |
1.4 本文内容 | 第31-33页 |
1.4.1 研究意义 | 第31页 |
1.4.2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| 第31-32页 |
1.4.3 论文创新点 | 第32-33页 |
第二章 时间序列分析理论及方法 | 第33-45页 |
2.1 时间序列模型 | 第33-36页 |
2.1.1 AR模型 | 第33-34页 |
2.1.2 MA模型 | 第34页 |
2.1.3 ARMA模型 | 第34-35页 |
2.1.4 其他模型 | 第35-36页 |
2.2 时间序列模型相关特性 | 第36-38页 |
2.2.1 自相关函数 | 第36-37页 |
2.2.2 偏自相关函数 | 第37-38页 |
2.3 时间序列模型建立 | 第38-43页 |
2.3.1 数据检验及预处理 | 第38-39页 |
2.3.2 模型识别与定阶 | 第39-41页 |
2.3.3 模型参数确定 | 第41-42页 |
2.3.4 模型检验 | 第42-4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三章 基于实测动应变的桥梁吊杆疲劳损伤分析 | 第45-61页 |
3.1 计算理论 | 第45-49页 |
3.1.1 Palmgren-Miner线性疲劳损伤累积准则 | 第45-46页 |
3.1.2 疲劳强度曲线(S-N曲线) | 第46-47页 |
3.1.3 应力幅统计方法 | 第47-49页 |
3.2 数据处理结果 | 第49-54页 |
3.2.1 动应变时程 | 第49-50页 |
3.2.2 应力谱图像 | 第50-51页 |
3.2.3 疲劳应力幅统计结果分析 | 第51-54页 |
3.3 桥梁吊杆疲劳分析 | 第54-59页 |
3.3.1 探究不同幅度的应力循环对疲劳损伤的贡献 | 第54-57页 |
3.3.2 疲劳等效应力幅 | 第57-58页 |
3.3.3 吊杆疲劳寿命计算 | 第58-5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四章 基于ARMA模型的桥梁吊杆疲劳寿命预测 | 第61-87页 |
4.1 每日疲劳等效应力幅ARMA模型建立 | 第61-72页 |
4.1.1 基于天圆大桥14号吊杆的实测统计数据 | 第61-66页 |
4.1.2 基于天圆大桥13号吊杆的实测统计数据 | 第66-72页 |
4.2 每日疲劳损伤度ARMA模型建立 | 第72-82页 |
4.2.1 基于天圆大桥14号吊杆的实测统计数据 | 第72-77页 |
4.2.2 基于天圆大桥13号吊杆的实测统计数据 | 第77-82页 |
4.3 天圆大桥吊杆疲劳寿命计算结果对比 | 第82-8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7-90页 |
5.1 本文结论 | 第87-88页 |
5.2 展望 | 第88-90页 |
附件 | 第90-111页 |
附表1 天圆大桥13号吊杆疲劳应力幅统计表 | 第90-99页 |
附表2 天圆大桥14号吊杆疲劳应力幅统计表 | 第99-108页 |
附表3 天圆大桥7号吊杆疲劳应力幅统计表 | 第108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4页 |
致谢 | 第1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