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

基于BIM的桥梁检测信息管理与智能评估系统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目标第14-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BIM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BIM模型与其他分析模型的转换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桥梁检测与病害信息管理第18-20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第21-22页
第二章 桥梁BIM模型及其有限元模型的转换第22-3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桥梁BIM模型的创建第23-24页
    2.3 BIM模型的信息获取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BIM模型的几何信息获取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BIM模型的物理信息获取第28-29页
    2.4 基于BIM模型的有限元模型自动生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模型转换的框架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模型转换实现过程第31-33页
    2.5 实例验证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工程背景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桥梁BIM模型的创建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桥梁BIM模型的有限元模型转换第36-38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 基于BIM的桥梁检测信息管理第39-6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9-41页
    3.2 开发环境与技术基础第41-42页
    3.3 基于BIM的桥梁检测病害信息管理第4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桥梁病害信息评价依据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病害族的设计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病害信息ID的获取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病害信息的录入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病害信息的数据管理第49-53页
    3.4 基于BIM的桥梁静载试验信息管理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静载试验工况模拟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传感器信息的管理第55-57页
    3.5 实例验证第57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桥梁病害信息管理的应用第57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静载试验信息管理的应用第64-6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四章 基于BIM的桥梁检测智能评估第68-9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8-69页
    4.2 基于桥梁病害的智能评估第69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智能评估流程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评定方法与规则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部件归类与统计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技术状况评估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数据分析的功能实现第78-79页
    4.3 基于桥梁静载检测的智能评估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智能评估流程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桥梁承载能力评估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数据分析的功能实现第82-83页
    4.4 实例验证第83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病害信息智能评估第84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静载检测智能评估第90-9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96-97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97-99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97-98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98-99页
附录第99-102页
    附录A: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细则第99-102页
参考文献第102-106页
致谢第106-10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07页

论文共10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下穿高铁路基长大管棚的力学作用与施工优化研究
下一篇: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桥梁刚性吊杆疲劳损伤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