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理论论文

辅助原则视角下的地方立法权扩容限度研究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6页
导论第9-19页
    一、问题提出第9页
    二、理论基础概述第9-1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四、主要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五、论文主要结构第17页
    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7-19页
第一章 地方立法权扩容的合理性分析第19-29页
    第一节 地方立法权扩容现状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地方立法权扩容现状及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当前“地方立法权”的范围厘定第23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地方立法权扩容需求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纵向权力分工:限权与放权之间的“黄金分割点”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横向权力协作:竞争中的优势互补第27-29页
第二章 职责同构:纵向结构中的地方立法权限配置第29-38页
    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划分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的历史沿革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央与地方立法权限划分的现状分析:第32-35页
    第二节 省、设区的市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问题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省、设区的市立法权限的文本规定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省、设区的市立法权限的现状分析:以《安徽省城镇供水条例》和《合肥市城市供水条例》之对比为例第35-38页
第三章 制度竞争:横向结构中的地方立法权限配置第38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制度竞争理论:竞争中的地方关系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纵向制度竞争理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横向制度竞争理论第39-40页
    第二节“较大的市”地方立法权限缩的困境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“较大的市”到“设区的市”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“较大的市”立法权限的具体分析第42-45页
第四章 收放之间的地方立法权扩容限度第45-60页
    第一节 理论基础:辅助原则的类型与面相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两个类型:纵向辅助和横向辅助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两个面相:积极面相和消极面相第46-47页
    第二节“效果”与“规模”:辅助原则中的权限划分理论及应用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效果”:保障权力行使与划分的起点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规模”:保障权限划分与行使的终点第49-50页
    第三节“效果”先行:优化设区的市级立法主体之立法权限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因地制宜求“效果”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体制完善促“良法”第53-54页
    第四节“规模”保障:明确省级立法主体之立法权限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规模”:省级立法机关的权限划分标准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保障”:规范省级立法机关权力运行第57-60页
结语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7页
附录第67-68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8-69页
后记第69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司法资源配置的法经济学分析
下一篇:清末至民初父母惩戒权变迁研究(1840-192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