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高层建筑论文--高层建筑结构论文

高层建筑上部结构、筏板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分析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1章 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·共同作用问题的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·共同作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·共同作用问题的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研究目的第15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7页
第2章 共同作用分析中的地基模型及地基模型的选择第17-33页
   ·线弹性地基模型第17-21页
     ·文克尔模型第17页
     ·弹性半空间模型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层状横向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模型第20-21页
   ·弹性非线性地基模型第21-24页
     ·邓肯—张模型第21-23页
     ·K—G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·弹塑性地基模型第24-28页
     ·Lade—Duncan模型第25-26页
     ·Drucker—Prager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剑桥模型及修正剑桥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·地基模型的选择第28-30页
   ·地基变形模量的确定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变形模量的概念第30页
     ·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理论关系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按静力触探试验确定变形模量第31页
     ·按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变形模量第31页
     ·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经验关系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变形模量的经验数据第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3章 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理论分析第33-41页
   ·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机理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·上部结构刚度对共同作用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基础刚度对共同作用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·地基模型和土性变化对共同作用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·共同作用的分析方法第35-40页
     ·共同作用分析的子结构法第35-38页
     ·整体有限元分析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与无限元耦合的方法第39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与边界元耦合的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4章 ANSYS数值模拟分析的实现第41-49页
   ·ANSYS软件简介第41-42页
     ·ANSYS分析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操作方式第41页
     ·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第41-42页
   ·本文共同作用分析中使用的ANSYS软件关键技术第42-45页
     ·单元生死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地基与基础界面的接触问题处理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实现第44页
     ·梁、壳、体单元之间的连接第44-45页
   ·本文分析中使用的ANSYS单元的选择第45-48页
     ·框架梁、柱单元的选择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楼板和剪力墙单元的选择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筏板单元的选择第47页
     ·地基土单元的选择第47-4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5章 框架-核心筒结构、筏板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数值分析第49-83页
   ·工程概况与ANSYS模型的建立第49-55页
     ·工程概况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工程地质条件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地基条件和地基模型的计算范围、边界条件第52-53页
     ·ANSYS建模的基本条件和ANSYS模型的建立第53-55页
   ·考虑共同作用的设计方法与常规设计方法的比较第55-66页
     ·上部结构内力的差异第55-63页
     ·筏基内力和沉降的差异第63-66页
   ·考虑逐层施工加载过程的共同作用分析第66-75页
     ·上部结构构件内力的变化规律第66-69页
     ·筏基沉降的变化规律第69-71页
     ·基底反力的变化规律第71-72页
     ·筏基内力的变化规律第72-75页
   ·筏板厚度对共同作用的影响第75-78页
     ·对筏基沉降的影响第75页
     ·对基底反力的影响第75-76页
     ·对筏基内力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  ·对上部结构内力的影响第77-78页
   ·地基变形模量对共同作用的影响第78-82页
     ·对筏基沉降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  ·对基底反力的影响第79-80页
     ·对筏基内力的影响第80-81页
     ·对上部结构内力的影响第81-8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第6章 框架结构、筏板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数值分析第83-98页
   ·工程概况第83-86页
   ·框架结构、筏板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6-97页
     ·上部结构内力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6-88页
     ·筏基内力和沉降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8-91页
     ·逐层施工加载过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第91-9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7-98页
第7章 结论与展望第98-101页
   ·结论第98-99页
   ·后续研究的展望第99-101页
参考文献第101-105页
致谢第105-10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过街地道设计施工关键问题研究
下一篇:基坑监测及预警技术在杭州地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