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交通运输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公路论文--汽车论文

人群密集区域机动车尾气污染风险评估与交通组织优化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引言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机动车排放特性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健康风险的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算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交通组织优化与机动车尾气排放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9-21页
    1.4 论文组织结构第21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2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第22-29页
    2.1 实验设计原则第22页
    2.2 基于平均速度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第22-24页
    2.3 数据处理原则与方法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交通与环境类数据处理原则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数据检验第24-27页
    2.4 交通仿真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人群密集区域污染监测实验第29-37页
    3.1 实验对象介绍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余家头小学及周边区域概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和平大道-铁机路交叉口交通情况概述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实验仪器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Cairpol 微型仪器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JCF-3A型多功能袖珍式激光粉尘连续测试仪第34-35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案第35-3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4章 污染物时空分布与风险评估第37-64页
    4.1 数据预处理第37-38页
    4.2 气体污染物时空分布与分析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CO浓度时空分布与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SO_2浓度时空分布及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4.3 颗粒污染物时空分布与分析第47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PM10浓度时空分布与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PM2.5浓度时空分布与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工作日3个监测点的PM10和PM2.5浓度分布与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4.4 Mann-Whitney U 非参数检验和 Kruskal-Wallis 检验第54-56页
    4.5 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规律总结第56-57页
    4.6 交通流量与污染物排放关系第57-60页
    4.7 健康风险模型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参数标定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风险计算结果第61-63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5章 面向环境的交通组织优化方案与结果分析第64-79页
    5.1 AnyLogic 仿真参数第64-66页
    5.2 仿真模型搭建及验证第66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AnyLogic 仿真模型搭建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仿真模型验证第68-72页
    5.3 面向环境的交叉口配时优化方案及结果对比第72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经典配时方案计算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优化方案设计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优化方案对比第76-77页
    5.4 禁止乱停车方案及对比第77-7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9-81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79-80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80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80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武汉城区PM2.5中二元羧酸的分布特征及典型污染过程分析
下一篇: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--微滤复合系统净化雨水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