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3.1 国外城乡一体化研究概况 | 第11-14页 |
1.3.2 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概况 | 第14-16页 |
1.3.3 城乡一体化相关研究述评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| 第17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2.1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2.2 城乡一体化特征 | 第19页 |
2.3 城乡一体化模式 | 第19-21页 |
2.3.1 珠江三角洲“以城带乡”模式 | 第19-20页 |
2.3.2 上海“城乡统筹规划”模式 | 第20页 |
2.3.3 苏南“乡镇企业发展带动”模式 | 第20页 |
2.3.4 成都市“以城带乡,城乡互动”模式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与水平测试 | 第21-32页 |
3.1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 | 第21-25页 |
3.1.1 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日益稳固 | 第21-22页 |
3.1.2 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| 第22-23页 |
3.1.3 新型城镇化推进强化了城乡一体化依托 | 第23-24页 |
3.1.4 城乡社会保障协调推进保障网络日益完善 | 第24页 |
3.1.5 资源环境一体化保护体系逐渐完善 | 第24-25页 |
3.1.6 城乡一体化基础工作扎实有力 | 第25页 |
3.2 城乡一体化水平测试与评价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2.1 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设置 | 第25-26页 |
3.2.2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程度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3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2页 |
3.3.1 城乡经济融合度较低,城乡一体化需要破瓶颈 | 第27-28页 |
3.3.2 城乡人口融合处于初始状态,还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| 第28-29页 |
3.3.3 城乡生活融合度刚起步,发展任重道远 | 第29-30页 |
3.3.4 城乡社会融合度较高,城乡一体化社会基础厚实 | 第30页 |
3.3.5 城乡空间融合已起步,城镇建成区有待扩充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空间布局与动力机制 | 第32-38页 |
4.1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布局 | 第32-36页 |
4.1.1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产业空间布局 | 第32-34页 |
4.1.2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形态空间布局 | 第34-35页 |
4.1.3 城乡一体化功能空间布局 | 第35-36页 |
4.2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| 第36-38页 |
4.2.1 基本动力 | 第36页 |
4.2.2 主体动力 | 第36-37页 |
4.2.3 引导动力 | 第37-38页 |
第5章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环境及制约因素 | 第38-42页 |
5.1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宏观环境 | 第38页 |
5.2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的地理优势 | 第38-39页 |
5.3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的制约因素 | 第39-42页 |
第6章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| 第42-60页 |
6.1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构思 | 第42-45页 |
6.1.1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| 第42页 |
6.1.2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体系 | 第42-43页 |
6.1.3 嘉禾县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定位及模式设计 | 第43-45页 |
6.2 产业整合 | 第45-49页 |
6.2.1 加速发展工业产业 | 第45-47页 |
6.2.2 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 | 第47-48页 |
6.2.3 促进三次产业间互动和相互融合 | 第48-49页 |
6.3 强化中心城镇的城乡发展融合力 | 第49-51页 |
6.3.1 小城镇发展的城乡互动与融合 | 第49-50页 |
6.3.2 嘉禾县小城镇城乡一体化融合的着力点 | 第50-51页 |
6.4 培育城乡一体化体系 | 第51-55页 |
6.4.1 科学做好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 | 第51-52页 |
6.4.2 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| 第52页 |
6.4.3 形成一体化的城乡市场格局 | 第52-53页 |
6.4.4 完善一体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| 第53-55页 |
6.5 创新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 | 第55-60页 |
6.5.1 土地制度创新 | 第55-56页 |
6.5.2 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的财政金融制度 | 第56-58页 |
6.5.3 人才保障制度创新 | 第58-59页 |
6.5.4 科学技术制度创新 | 第59-60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