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1.5 研究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4-26页 |
2.1 环境管理绩效概念与相关理论 | 第14-19页 |
2.1.1 环境管理绩效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1.2 环境管理绩效相关理论 | 第15-19页 |
2.2 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概念 | 第19页 |
2.3 药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1页 |
2.3.1 药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现状 | 第19-20页 |
2.3.2 药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1页 |
2.4 药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21-26页 |
2.4.1 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| 第21-25页 |
2.4.2 AHP-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药企环境管理绩效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5-26页 |
3 评价药企环境管理绩效的AHP-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构建 | 第26-46页 |
3.1 药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6-39页 |
3.1.1 药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参考来源 | 第26-28页 |
3.1.2 药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应关注的问题 | 第28页 |
3.1.3 药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28-33页 |
3.1.4 药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33-39页 |
3.2 药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模型设计 | 第39-44页 |
3.2.1 因素集 | 第39页 |
3.2.2 评语集和数值集 | 第39-43页 |
3.2.3 构建权重集 | 第43-44页 |
3.2.4 模糊综合评价的隶属矩阵 | 第44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4 模型在研究案例(H药企)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| 第46-62页 |
4.1 研究案例(H药企)环境管理概况 | 第46-48页 |
4.2 研究案例(H药企)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9页 |
4.2.1 准则层指标对目标层的重要性权重值的确定 | 第48-49页 |
4.2.2 指标层C对目标层A的重要性权重值的确定 | 第49-52页 |
4.2.3 指标层评价结果 | 第52-55页 |
4.2.4 准则层各指标的评价结果及分析 | 第55-59页 |
4.2.5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| 第59页 |
4.3 评价发现H药企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| 第59-60页 |
4.3.1 不重视可持续发展 | 第59-60页 |
4.3.2 环境信息披露不足,社区互动缺乏 | 第60页 |
4.3.3 环境风险防范意识与措施不够 | 第60页 |
4.4 AHP-模糊综合评价法优化药企环境管理绩效评价的总结 | 第60-6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5 提高药企环境管理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| 第62-70页 |
5.1 药企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| 第62-64页 |
5.1.1 建设可持续企业文化 | 第62页 |
5.1.2 提高清洁生产水平,推行环境管理认证 | 第62-63页 |
5.1.3 全面开展可持续创新项目 | 第63-64页 |
5.1.4 实施可持续贸易战略 | 第64页 |
5.2 强化药企环境信息披露 | 第64-66页 |
5.2.1 采用环境标志 | 第64-65页 |
5.2.2 加强环境评价和环保核查 | 第65页 |
5.2.3 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相结合 | 第65页 |
5.2.4 加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意识 | 第65-66页 |
5.2.5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| 第66页 |
5.3 药企环境风险管理的措施 | 第66-69页 |
5.3.1 提高环境风险意识 | 第66-67页 |
5.3.2 提高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| 第67页 |
5.3.3 加强内部环境风险管理 | 第67-68页 |
5.3.4 加强环境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| 第68页 |
5.3.5 设立环境风险应急基金或购置保险 | 第68-6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0-71页 |
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1-72页 |
6.2.1 研究的局限性 | 第71页 |
6.2.2 研究展望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附录 | 第78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