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前言 | 第10-11页 |
1.2 水性聚氨酯 | 第11-16页 |
1.2.1 水性聚氨酯定义 | 第11页 |
1.2.2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| 第11-13页 |
1.2.3 水性聚氨酯原料 | 第13-15页 |
1.2.4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 阻燃水性聚氨酯 | 第16-17页 |
1.3.1 阻燃水性聚氨酯定义 | 第16页 |
1.3.2 阻燃聚氨酯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1.3.3 聚氨酯的燃烧过程 | 第17页 |
1.3.4 阻燃剂机理 | 第17页 |
1.4 导电阻燃水性聚氨酯乳液 | 第17-18页 |
1.5 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及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5.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8页 |
1.5.2 课题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含磷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| 第19-31页 |
2.1 前言 | 第19页 |
2.2 实验药品及仪器 | 第19-20页 |
2.2.1 实验药品 | 第19-20页 |
2.2.2 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20页 |
2.3 实验过程与材料的制备 | 第20-21页 |
2.3.1 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| 第20-21页 |
2.4 结构与性能表征 | 第21-22页 |
2.5 结果与讨论 | 第22-30页 |
2.5.1 红外谱图的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5.2 PU胶膜能谱图 | 第23-24页 |
2.5.3 预聚体中P的含量对WPU乳液稳定性及胶膜性能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5.4 含P量对WPU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5.5 预聚体中P的含量对WPU中的胶粒径大小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2.5.6 胶膜的TG分析 | 第27页 |
2.5.7 胶膜中P的含量对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2.5.8 胶膜中P的含量对胶膜的氧指数和垂直燃烧的影响 | 第29页 |
2.5.9 胶膜的含P量对胶膜燃烧后炭层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含磷聚酯二元醇和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31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31-32页 |
3.2 实验药品与设备及仪器 | 第32-33页 |
3.2.1 实验药品 | 第32页 |
3.2.2 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32-33页 |
3.3 实验过程及材料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3.3.1 含磷聚酯多元醇的制备 | 第33-34页 |
3.3.2 含磷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| 第34页 |
3.4 结构性能的表征 | 第34-35页 |
3.5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4页 |
3.5.1 红外谱图的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5.2 PU胶膜能谱图 | 第38-39页 |
3.5.3 胶膜中P的含量对WPU乳液稳定性及胶膜性能的影响 | 第39页 |
3.5.4 胶膜中P的含量对WPU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5.5 胶膜中P的含量对WPU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| 第40页 |
3.5.6 胶膜的TG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5.7 胶膜中的含量对胶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5.8 阻燃聚酯多元醇的含量对胶膜的氧指数和垂直燃烧的影响 | 第43页 |
3.5.9 胶膜中P的含量对胶膜燃烧后炭层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导电阻燃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| 第45-52页 |
4.1 前言 | 第45页 |
4.2 实验药品与设备及仪器 | 第45-46页 |
4.2.1 实验药品 | 第45页 |
4.2.2 实验设备及仪器 | 第45-46页 |
4.3 实验过程及材料制备 | 第46页 |
4.3.1 含银纳米线阻燃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 | 第46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1页 |
4.4.1 导电阻燃水性聚氨酯乳液制备 | 第46-47页 |
4.4.2 胶膜扫描电镜图 | 第47-48页 |
4.4.3 胶膜的的透射电镜扫描图 | 第48页 |
4.4.4 导电阻燃胶膜的电阻率的测试 | 第48-49页 |
4.4.5 导电阻燃胶膜经过高温处理的电镜扫描图 | 第49页 |
4.4.6 银纳米线掺杂对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4.7 导电银纳米线的掺杂对胶膜的氧指数和垂直燃烧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5.1 结论 | 第52-53页 |
5.2 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62页 |
附:攻读硕士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成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