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32页 |
1.1 引言 | 第13-14页 |
1.2 热轧超高强韧钢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1 热轧超高强韧钢的发展 | 第14-15页 |
1.2.2 热轧超高强韧钢的显微组织及控轧控冷工艺 | 第15-16页 |
1.3 超高强韧钢的相变理论 | 第16-20页 |
1.3.1 低温贝氏体相变理论 | 第17-18页 |
1.3.2 马氏体相变理论 | 第18-20页 |
1.4 热轧超高强韧钢的强韧机制 | 第20-24页 |
1.4.1 热轧超高强钢的强化机制 | 第20-22页 |
1.4.2 热轧超高强钢的韧化机制 | 第22-24页 |
1.5 热轧超高强韧钢应用性能研究现状 | 第24-29页 |
1.5.1 焊接性能 | 第24-28页 |
1.5.1.1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特征 | 第25-27页 |
1.5.1.2 焊接强度匹配问题 | 第27-28页 |
1.5.2 氢渗透性能 | 第28-29页 |
1.6 论文工作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9-32页 |
1.6.1 本文研究意义与思路 | 第29-30页 |
1.6.2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30-32页 |
第2章 Cr-Mo系复合析出强化超高强钢的组织性能研究 | 第32-50页 |
2.1 模拟轧制及冷却工艺研究 | 第32-39页 |
2.1.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4页 |
2.1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4-39页 |
2.1.2.1 变形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 | 第34-36页 |
2.1.2.2 冷却速率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 | 第36-38页 |
2.1.2.3 模拟卷取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 | 第38-39页 |
2.2 实际轧制及冷却工艺研究 | 第39-48页 |
2.2.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0页 |
2.2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8页 |
2.2.2.1 显微组织特征 | 第40-45页 |
2.2.2.2 综合力学性能 | 第45-4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3章 高Si热轧TRIP-aided超高强钢的组织性能研究 | 第50-74页 |
3.1 低温贝氏体等温相变规律研究 | 第50-57页 |
3.1.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50-52页 |
3.1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7页 |
3.1.2.1 奥氏体化温度的影响规律 | 第52页 |
3.1.2.2 低温贝氏体相变速率研究 | 第52-56页 |
3.1.2.3 等温温度的影响规律 | 第56-57页 |
3.2 实际轧制及冷却工艺研究 | 第57-67页 |
3.2.1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57-59页 |
3.2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7页 |
3.2.2.1 显微组织特征 | 第59-64页 |
3.2.2.2 综合力学性能 | 第64-67页 |
3.3 回火处理对组织性能影响 | 第67-72页 |
3.3.1 实验方法 | 第67-68页 |
3.3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4章 热轧超高强钢焊接热循环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及性能研究 | 第74-90页 |
4.1 线能量对单道次焊接热循环粗晶区组织性能的影响 | 第74-81页 |
4.1.1 实验设计与方法 | 第74-76页 |
4.1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6-81页 |
4.1.2.1 粗晶区显微组织表征 | 第76-78页 |
4.1.2.2 典型试样粗晶区组织的取向特征 | 第78-80页 |
4.1.2.3 综合力学性能 | 第80-81页 |
4.2 双道次焊接模拟再加热粗晶区的组织性能研究 | 第81-88页 |
4.2.1 实验设计与方法 | 第82-83页 |
4.2.2 实验结果 | 第83-88页 |
4.2.2.1 再加热粗晶区显微组织表征 | 第83-87页 |
4.2.2.2 再加热临界区组织EPMA分析 | 第87页 |
4.2.2.3 力学性能 | 第87-8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88-90页 |
第5章 热轧超高强钢的可焊性研究 | 第90-105页 |
5.1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90-92页 |
5.1.1 CO_2气体保护焊接材料与工艺 | 第90-91页 |
5.1.2 显微组织观察与力学性能实验 | 第91-92页 |
5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92-103页 |
5.2.1 宏观组织特征 | 第92-94页 |
5.2.2 显微组织表征 | 第94-98页 |
5.2.3 热输入量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影响 | 第98-101页 |
5.2.4 焊接接头冲击断口及拉伸断口形貌 | 第101-103页 |
5.2.5 焊缝金属中氧化物夹杂的分析 | 第10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03-105页 |
第6章 热轧超高强钢的氢渗透性能研究 | 第105-120页 |
6.1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105-107页 |
6.1.1 实验材料 | 第105-106页 |
6.1.2 实验原理与方法 | 第106-107页 |
6.2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107-118页 |
6.2.1 氢渗透理论 | 第107-109页 |
6.2.2 热轧及冷却工艺实验钢氢渗透曲线的影响 | 第109-112页 |
6.2.3 回火工艺对热轧实验钢氢渗透性能的影响 | 第112-115页 |
6.2.4 化学元素对氢渗透性能的影响 | 第115-118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118-120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120-1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2-13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34-136页 |
致谢 | 第136-13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