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1-20页 |
一、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二、早期记梦文学概述 | 第16-19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第一章 上清派与“梦幻通神”的宗教形式 | 第20-32页 |
第一节 上清派的兴起和发展状况 | 第20-24页 |
第二节 上清派记梦文学的产生与整理 | 第24-29页 |
第三节 作为枢纽的陶弘景 | 第29-32页 |
第二章 上清派经典中的记梦书写 | 第32-60页 |
第一节 《真诰》 | 第32-42页 |
一、概述 | 第32-33页 |
二、《真诘》中的记梦书写 | 第33-42页 |
第二节 《周氏冥通记》 | 第42-57页 |
一、概述 | 第42-45页 |
二、《周氏冥通记》中的记梦书写 | 第45-57页 |
第三节 道教上清派记梦书写的文学意义 | 第57-60页 |
第三章 上清派记梦文学形式对后世的渗透和影响 | 第60-70页 |
第一节 后世上清派的发展概述 | 第60-62页 |
第二节 上清派梦中降真模式的承袭 | 第62-65页 |
第三节 六朝上清派记梦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| 第65-70页 |
结语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语 | 第76-77页 |
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