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FPGA的功率均衡IP核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软件无线电的介绍 | 第9-11页 |
1.2.1 软件无线电的定义 | 第9-10页 |
1.2.2 软件无线电的结构和发展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中频数字信号接收及发送理论 | 第15-29页 |
2.1 中频信号接收原理 | 第15-16页 |
2.2 数字信号采样定理 | 第16-19页 |
2.2.1 奈奎斯特采样 | 第16-18页 |
2.2.2 带通采样原理 | 第18-19页 |
2.3 数字滤波器 | 第19-24页 |
2.3.1 FIR滤波器 | 第20页 |
2.3.2 HB滤波器 | 第20-22页 |
2.3.3 采样率抽取滤波 | 第22-24页 |
2.4 数字变频技术 | 第24-26页 |
2.5 ZYNQ ZedBoard板卡 | 第26-28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RF捷变收发器及系统搭建 | 第29-36页 |
3.1 AD9361射频捷变收发器 | 第29-30页 |
3.2 AD9361内部滤波器 | 第30-32页 |
3.3 AD9361模块工作基本原理 | 第32-34页 |
3.3.1 频率合成器 | 第33页 |
3.3.2 接收器与发射器 | 第33-34页 |
3.4 AD9361系统搭建 | 第34-3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功率均衡及自动增益控制技术 | 第36-46页 |
4.1 功率均衡设计框架 | 第36-39页 |
4.1.1 FFT功率均衡设计 | 第37-38页 |
4.1.2 时域重叠功率均衡设计 | 第38-39页 |
4.2 自动增益控制技术 | 第39-41页 |
4.3 AGC实验及分析 | 第41-4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五章 多通道功率均衡IP核设计 | 第46-64页 |
5.1 系统IP核配置 | 第46-49页 |
5.2 BIN文件设计 | 第49-54页 |
5.3 FFTIP核设计 | 第54-57页 |
5.4 多路带通滤波器的FIRIP核设计 | 第57-6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多通道功率均衡实现 | 第64-78页 |
6.1 低通滤波设计 | 第64-66页 |
6.2 IP核封装设计 | 第66-72页 |
6.2.1 FIRIP核封装 | 第66-69页 |
6.2.2 IP核均衡系统搭建 | 第69-72页 |
6.3 功率均衡实验及结果 | 第72-76页 |
6.3.1 频域功率均衡实现 | 第72-73页 |
6.3.2 时域功率均衡实现 | 第73-76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7.1 本文工作与总结 | 第78-79页 |
7.2 展望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、发表的论文情况 | 第83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附录 | 第85-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