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机车工程论文--电力机车论文--牵引电器、牵引变压器论文

弓网系统受流状态的识别研究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弓网系统受流状态的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情况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情况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2-14页
2 弓网系统的电磁环境及受流状态第14-21页
    2.1 弓网系统的离线电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系统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弓网系统离线电弧的产生及分析第14-15页
    2.2 电气化铁路电磁环境分析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电气化铁路的干扰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弓网电磁骚扰的传播途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电气化铁路的敏感设备第18页
    2.3 弓网系统的受流状态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受流状态的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弓网系统的受流评价标准第19-2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0-21页
3 弓网系统受流状态实验装置的研制第21-30页
    3.1 弓网电弧产生装置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弓网系统模拟系统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弓网离线控制系统第23-25页
    3.2 数据采集系统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接触电压和电流检测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接触温度和压力检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数据采集卡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上位机开发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4 弓网受流状态识别理论分析第30-37页
    4.1 时域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4.2 时频域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小波变换基本理论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小波包变换第33页
    4.3 特征选择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传统F-score特征重要性评价准则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推广F-score特征重要性评价准则——G-score准则第34-35页
    4.4 支持向量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支持向量机概述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第35-36页
    4.5 本章总结第36-37页
5 弓网系统受流状态识别研究第37-54页
    5.1 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材料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方案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5.2 特征量的提取与选择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滤波处理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时域分析的提取方法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时频域分析的提取方法第46-50页
    5.3 受流状态的识别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数据预处理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支持向量机分类识别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识别结果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6 结论与展望第54-5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作者简介第58-60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弓网离线电弧传导干扰时频特性及回归模型研究
下一篇:弓网电弧辐射电场噪声频谱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