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特种结构论文--抗震动结构、防灾结构论文--耐震、隔震、防爆结构论文

某不规则框剪结构基础组合隔震的振动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7-15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7-9页
    1.2 减轻地震灾害的控制技术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传统抗震体系控制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结构的隔震技术简介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础隔震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隔震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第11-12页
    1.3 不规则结构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控制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不规则结构简介及扭转破坏机理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基础隔震在不规则结构中的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4 课题项目的来源第14页
    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1.6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4-15页
第2章 隔震支座的基本构造及力学性能第15-24页
    2.1 隔震支座的种类第15-16页
    2.2 橡胶支座的组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普通叠层橡胶支座(gzp)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(gzy)第16-17页
    2.3 橡胶隔震支座的物理力学特性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支座的耐久性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形状系数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力学性能的初始假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竖向刚度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水平刚度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屈曲荷载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等效粘滞阻尼比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橡胶隔震支座的恢复力模型第20-2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3章 采用隔震技术结构的理论分析第24-36页
    3.1 隔震技术的原理第24-26页
    3.2 偏心结构平动-扭转的地震反应运动分析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规则偏心结构振动分析简化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规则结构扭转运动方程的计算第27-30页
    3.3 隔震结构的设计方法第30页
    3.4 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求解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时程分析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newmark-β法第31-33页
    3.5 橡胶隔震支座的模拟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midas软件简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橡胶隔震支座模拟第34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4-36页
第4章 不规则基础组合隔震结构的地震模拟分析第36-65页
    4.1 工程概况第36页
    4.2 隔震支座的选择与布置第36-37页
    4.3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其模态分析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采用隔震技术不规则结构的模型建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础隔震支座方案的六种平面布置图第38-41页
    4.4 时程分析时地震波的输入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地震动的选用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人工波的合成原理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本文所采用的地震波第43-44页
    4.5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第44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结构模态及振型的分析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结构楼层剪力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结构加速度响应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结构的层间位移响应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隔震支座荷载—位移曲线的对比第62-6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65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第70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区域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补偿机制初探
下一篇:寒冷地区美丽乡村住宅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