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9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页 |
| 论文中有关化合物的简称及结构式 | 第11-12页 |
| 论文中金属络合物的简称与结构式 | 第12-1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4页 |
| 1.1 手性的基本概念 | 第15页 |
| 1.2 席夫碱及其衍生物简介 | 第15-16页 |
| 1.3 席夫碱及其络合物的研究现状 | 第16-24页 |
| 1.3.1 席夫碱络合物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| 1.3.2 席夫碱络合物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1.3.3 多核席夫碱络合物及其多维手性结构 | 第18-22页 |
| 1.3.4 手性席夫碱络合物的手性层次以及两种绝对构型命名法 | 第22-24页 |
| 1.4 手性席夫碱络合物的研究方法 | 第24-31页 |
| 1.4.1 单晶X-射线衍射法 | 第24页 |
| 1.4.2 ECD光谱与绝对构型的关联 | 第24-25页 |
| 1.4.3 手性Salen络合物的ECD光谱研究 | 第25-28页 |
| 1.4.4 手性席夫碱络合物的VCD光谱研究 | 第28-31页 |
| 1.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| 第31-34页 |
| 第二章 手性N202型席夫碱Ni(Ⅱ)和Cu(Ⅱ)络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| 第34-44页 |
| 2.1 实验部分 | 第34-36页 |
| 2.1.1 仪器与试剂 | 第34页 |
| 2.1.2 系列手性席夫碱金属络合物的合成 | 第34-36页 |
| 2.2 表征结果 | 第36-43页 |
| 2.2.1 质谱分析 | 第36页 |
| 2.2.2 元素分析 | 第36-37页 |
| 2.2.3 单晶结构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2.2.4 紫外-可见光谱与固体和溶液ECD光谱表征 | 第38-42页 |
| 2.2.5 溶液VCD光谱表征 | 第42-43页 |
| 2.3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| 第三章 席夫碱Cu(Ⅱ)络合物的超分子螺旋手性及手性光谱 | 第44-54页 |
| 3.1 席夫碱金属络合物的超分子螺旋手性简介 | 第44-45页 |
| 3.2 手性[CU(DHA-EN)]络合物的超分子螺旋手性 | 第45-52页 |
| 3.2.1 手性[Cu(dha-en)]络合物晶体数据 | 第45-46页 |
| 3.2.2 手性[Cu(dha-en)]络合物的超分子螺旋 | 第46-50页 |
| 3.2.3 手性超分子[Cu(dha-en)]络合物的ECD光谱 | 第50-52页 |
| 3.2.4 手性超分子[Cu(dha-en)]络合物的VCD光谱 | 第52页 |
| 3.3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| 第四章 手性席夫碱Ni(Ⅱ)和Cu(Ⅱ)络合物集的成手性光谱及绝对构型关联 | 第54-68页 |
| 4.1 手性席夫碱金属络合物的手性光谱与绝对构型的关联 | 第54-56页 |
| 4.1.1 手性席夫碱金属络合物的ECD光谱与绝对构型的关联 | 第54-55页 |
| 4.1.2 手性席夫碱金属络合物的VCD光谱与绝对构型的关联 | 第55-56页 |
| 4.2 手性席夫碱CU(Ⅱ)络合物的手性光谱与绝对构型的关联 | 第56-65页 |
| 4.2.1 手性席夫碱Cu(Ⅱ)络合物的ECD光谱与绝对构型的关联 | 第56-60页 |
| 4.2.2 手性席夫碱Cu(Ⅱ)络合物的VCD光谱与绝对构型的关联 | 第60-65页 |
| 4.3 手性席夫碱NI(Ⅱ)络合物的手性光谱与绝对构型的关联 | 第65-67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| 第五章 手性席夫碱Cu(Ⅲ)络合物ECD光谱初探 | 第68-73页 |
| 5.1 CU(Ⅲ)络合物简介 | 第68-69页 |
| 5.2 手性[CU(Ⅲ)(BSAL-CHXN)]络合物的ECD光谱 | 第69-71页 |
| 5.3 循环伏安法测定[CU(BSAL-R,R-CHXN)]的极化曲线 | 第71-72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73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85页 |
| 附录1 席夫碱金属络合物质谱图 | 第85-91页 |
| 附录2 席夫碱金属络合物紫外光谱 | 第91-95页 |
|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| 第95-96页 |
| 致谢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