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--精神病学论文--儿童精神病论文

孤独症儿童脑电分析与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孤独症基本理论研究现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于脑电信号分析的孤独症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孤独症干预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-19页
第2章 脑电信号电生理基础第19-25页
    2.1 脑结构与功能第19-20页
    2.2 脑电信号生理基础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脑电信号产生机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脑电信号特点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脑电信号干扰及噪声第22页
    2.3 常用脑电信号分析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3-25页
第3章 孤独症儿童行为数据和脑电数据采集及预处理第25-32页
    3.1 受试者筛选第25-26页
    3.2 数据采集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行为数据采集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脑电数据采集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数据预处理第29-3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4章 孤独症儿童静息态脑电分析第32-53页
    4.1 基于小波变换的脑电信号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4.2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脑电信号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4.3 基于小波变换结合经验模态分解的脑电信号分析第34页
    4.4 基于熵特征的脑电信号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排序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小波熵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样本熵第36-37页
    4.5 基于相干性的脑电信号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4.6 统计分析方法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独立样本T检验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配对样本T检验第40-41页
    4.7 结果与分析第4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基于小波变换的脑电信号结果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脑电信号结果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结合小波变换与经验模态分解的脑电信号结果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7.4 基于熵特征的脑电信号结果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7.5 基于相干性的脑电信号结果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5章 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孤独症儿童第53-71页
    5.1 经颅直流电刺激第53-54页
    5.2 试验设计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受试者入组筛选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试验过程第55-57页
    5.3 数据处理和结果第5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行为数据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脑电数据分析第58-7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结论第71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8-79页
致谢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分子通信的时钟同步技术研究
下一篇:基于近似消息传递的压缩成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