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基于分子通信的时钟同步技术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发展历史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现状评述第15-18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1.4 论文章节安排第19-22页
第二章 分子通信系统概述第22-30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2-23页
    2.2 分子通信系统介绍第23-24页
    2.3 分子通信调制技术第24-26页
    2.4 分子通信信道第26-28页
    2.5 分子通信接收机第28-29页
    2.6 结论第29-30页
第三章 移动纳米机器的时钟同步算法第30-4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0页
    3.2 系统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3.3 固定时钟同步第31-32页
    3.4 移动时钟同步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到达时间差(TDOA)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移动情况下的双向信号交换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最大似然估计算法第37-38页
    3.5 仿真结果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3.6 结论第40-41页
第四章 基于扩散的分子通信单脉冲时钟盲同步算法第41-50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1页
    4.2 基于自由扩散的分子通信系统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纳米机器物理模型简介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扩散的分子通信中的噪声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4.3 单脉冲时钟盲同步算法第44-45页
    4.4 SIMO系统降噪第45-46页
    4.5 仿真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仿真参数选择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仿真结果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4.6 结论第49-50页
第五章 基于扩散的分子通信多脉冲距离估计第50-5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0页
    5.2 系统模型第50-53页
    5.3 距离估计算法第53-55页
    5.4 仿真和分析第55-58页
    5.5 结论第58-59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9-61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59-6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70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0-71页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及获得奖励第71-72页
致谢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4G通信在地铁民用通信系统的抗干扰分析
下一篇:孤独症儿童脑电分析与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