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绪论 | 第9-20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(一)研究的缘起 | 第9-10页 |
(二)问题的确定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一)研究的目的 | 第10-11页 |
(二)研究的意义 | 第11页 |
三、概念界定 | 第11-12页 |
(一)空乘专业 | 第11-12页 |
(二)校企合作 | 第12页 |
(三)教学改进 | 第12页 |
四、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(一)国外研究 | 第12-14页 |
(二)国内研究 | 第14-18页 |
五、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(一)文献法 | 第18页 |
(二)调查法 | 第18页 |
(三)访谈法 | 第18-20页 |
第一章 调查设计 | 第20-24页 |
一、调查的目的 | 第20页 |
二、调查的对象 | 第20页 |
三、调查的过程 | 第20-24页 |
第二章 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现状 | 第24-35页 |
一、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现状调查 | 第24-30页 |
(一)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| 第24-26页 |
(二)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教材现状分析 | 第26-27页 |
(三)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| 第27-28页 |
(四)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教学考核内容与方法现状分析 | 第28-30页 |
二、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实训场馆情况分析 | 第30-31页 |
三、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| 第31-35页 |
(一)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教师年龄结构情况分析 | 第31-32页 |
(二)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教师学历结构分析 | 第32-33页 |
(三)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“双师型”教师情况分析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| 第35-40页 |
一、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8页 |
(一)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(二)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课堂教学组织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(三)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教学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| 第37页 |
(四)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教学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 | 第37-38页 |
二、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实训场馆存在问题 | 第38页 |
三、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0页 |
(一)校企合作不够深入,真正来自企业一线的教师数量较少 | 第38页 |
(二)教师学历较低,“双师型”教师数量不足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哈尔滨市职业学校空乘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改进对策 | 第40-48页 |
一、构建教材建设标准,形成“国标”+“校本”的教材体系 | 第40页 |
二、建立“三位一体”立体的课程体系,改善教学方法 | 第40-42页 |
三、全方位,多层次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| 第42-43页 |
四、以提升“职业胜任力”为目标,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 | 第43-44页 |
五、深化校企合作、形成“四二三”校企融合培养模式 | 第44-45页 |
六、“引培”结合,建设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 | 第45-48页 |
(一)加强教师引进力度,形成人才梯队 | 第45-46页 |
(二)多渠道完善培养培训体系 | 第46-47页 |
(三)以“研”促“教”,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| 第47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9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