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--麦类病虫害论文--病害论文--侵(传)染性病害论文

基因枪介导的抗赤霉病相关RNAi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缩略语表第11-12页
1 前言第12-23页
    1.1 小麦转基因技术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小麦遗传转化方法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因枪介导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农杆菌转化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其他转化方法在小麦遗传转化中应用第16页
    1.3 遗传转化中的筛选标记基因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Bar基因在小麦遗传转化中的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PMI基因在小麦遗传转化中的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 1.4 小麦抗赤霉病工程研究进展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HIGS技术在植物抗病领域应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小麦抗赤霉病工程相关RNAi构建体第20-22页
    1.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-23页
2 材料与方法第23-33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菌株及质粒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菌体扩大培养所用培养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试剂及药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小麦幼胚愈伤转化所用培养基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引物第24-26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幼胚接种和培养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质粒DNA提取试剂的配制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质粒DNA的提取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DNA片段回收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幼胚愈伤的高渗处理及基因枪轰击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幼胚愈伤的恢复培养及植株再生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的配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小麦叶片DNA的提取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抗性植株的PCR鉴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单花接种鉴定转基因小麦赤霉病抗性第31-33页
3 结果与分析第33-57页
    3.1 最小表达框的制备第33-34页
    3.2 用于基因枪转化的基因第34页
    3.3 转Chs7As3As4基因小麦材料筛选鉴定第34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愈伤转化和阳性转基因植株的获得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转基因小麦T_0代PCR鉴定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转基因小麦T_1、T_2代PCR鉴定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转基因小麦T_3代PCR鉴定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转基因植株T_3代室内单花接种鉴定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转基因小麦T_4代PCR鉴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转基因植株后代表型变化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4 转Chs3b和CYP51BAC基因小麦材料的筛选与鉴定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基因枪介导的小麦转化和阳性植株的获得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转基因小麦T_0代PCR鉴定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转基因小麦T_1代PCR鉴定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转基因小麦T_2代PCR鉴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转基因小麦T_3代PCR鉴定第45-46页
    3.5 转Chs3b和GLS基因小麦材料筛选与鉴定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基因枪介导的小麦转化和阳性植株的获得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转基因小麦T_0代PCR鉴定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转基因小麦T_1代PCR鉴定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转基因小麦T_2代PCR鉴定第47-48页
    3.6 转GLS基因小麦材料筛选与鉴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基因枪介导的小麦转化和阳性植株的获得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转基因植株T_0代PCR鉴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转基因植株T_1代PCR鉴定第49页
    3.7 转Chs3b和GLS基因小麦材料的筛选与鉴定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基因枪介导的小麦转化和阳性植株的获得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转基因植株T_0代PCR鉴定第50页
    3.8 转Chs7和Pkc、Blf基因小麦材料高世代鉴定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转Pkc、Blf基因植株T_4、T_5代PCR鉴定及大田单花接种鉴定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转Chs7基因植株T_4代PCR鉴定及温室单花接种鉴定第53-55页
    3.9 转UEch42和AFP2基因小麦材料高世代鉴定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9.1 转基因植株T_4代PCR鉴定及温室接种鉴定第55-57页
4 讨论第57-60页
    4.1 双启动子表达载体第57-58页
    4.2 不同筛选体系的比较第58页
    4.3 转RNAi构建体植株后代分离规律及赤霉病抗性分析第58-59页
    4.4 转基因植株后代表型变化分析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8页
致谢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麦抗赤霉病基因的遗传转化和转乙醇酸基因材料的鉴定
下一篇:不同类型弃土坡面侵蚀特征研究